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20 09:49:58作者:佚名
1、平常多關注孩子的身體語言和神情。因為他們未必都是以口語來傳達、溝通關鍵信息。如果發(fā)覺家中的東西不翼而飛,或是孩子怎么突然間變得鬼鬼祟祟、神祕兮兮,這些都是重要的信號,值得多加注意。
2、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發(fā)現(xiàn)孩子偷竊時,可以理直氣柔地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行為,也必須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例如:3天不準看電視、上網或扣零用錢等,并請務必徹底執(zhí)行。如果父母不堅持,孩子也會跟著松懈怠慢,如此一來,只會讓偷竊行為周而復始地發(fā)生。
3、利用機會與孩子相處。然而,為了處罰孩子而不讓他們看電視、玩電腦,并非是要他們什么都別做、面壁思過就好。這時,父母反而可以利用機會與孩子相處,比方說,帶他們出去走走、聊聊天、到圖書館看書和借書等等,以不花錢的事情取代金錢交易行為,又可增加親子共處的時光。
4、規(guī)劃如何運用零用錢。有些家長或許覺得自己什么都幫孩子準備得好好的,所以并不需要給孩子零用錢。其實,孩子遲早都得接觸到金錢、靠自己賺錢和存錢,與其禁而不給,倒不如和孩子一起討論、規(guī)劃如何運用零用錢,協(xié)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概念,這是一生都受用的知識。
5、若孩子有額外的物質需求,就必須自行‘生財’來取得。曾經有幾個孩子利用課余時間,先在家中打好果汁,然后就在自家門前擺起攤子賣果汁賺零用錢;也曾聽說另一個孩子把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賣給同學來賺取零用錢,這些都是有創(chuàng)意的生財之道,也可即早培養(yǎng)孩子自食其力。不過,諸如洗碗、倒垃圾、整理房間和做好功課,都是孩子身為家中一份子和學生的本分,就不宜以金錢為誘因。
6、教導適切的社交技能。有時候,孩子偷錢、偷東西是為了面子,也可能是為了打好人際關系,而偷錢買東西或偷東西送人。若孩子功課比較差或較缺乏自信,就很容易以這種方式來獲得他人肯定。
7、根據研究顯示:有偷竊癖的人,或許在兒時經歷了較多的困難,為了降低自己‘無能為力’的焦慮,而采取偷竊的手法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也可能是因為自覺做錯了什么事情,才導致自身經歷那么多的磨難,因此用偷竊來懲罰自己。另一種可能,則是由于各種因素而以偷竊來引起大眾的注目。由于偷竊癖是比較復雜的狀況,若發(fā)現(xiàn)孩子疑似有自身無法控制的偷竊癖好,就必須及時心理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