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02 23:24:01作者:未知
1、不要出頭替孩子去打架,當孩子之間發(fā)生了矛盾以后,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出頭替孩子去打架,無論是幼兒園的孩子還是上學的孩子,當他們把自己的委屈告訴了家長的時候,家長首先要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原因,不能以強者的姿態(tài)去替自己的孩子打架,特別是出手傷人的行為,更是不可取。因為有很多的時候小孩子打架僅僅是社會性交往中的常見現(xiàn)象,特別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你搶了我的玩具,我拿了你的食物,孩子之間的本意并沒有任何復雜的想法和利害沖突,所以,作為家長,不能簡單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了虧或者是受了委屈,就沖上前替孩子出頭打架,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2、其實,小孩子之間發(fā)生了矛盾,作為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和時間,與其替孩子出頭,不如等待,給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所發(fā)生的一切。很多孩子就是在家長的“護短”下,不能夠獨立地面對問題,孩子出現(xiàn)問題就只會找父母告狀,不會獨立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只是孩子之間的小問題和小矛盾,那么,就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不要出頭替孩子打架。
3、不要袒護孩子躲避責任,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不要袒護孩子和躲避責任。很多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護犢”的心理,不管自己的孩子有理沒理,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這種作法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僥幸的心理和沒有擔當?shù)囊庾R。
4、如果自己的孩子有錯誤,那么,就要給孩子認真地分析打架的原因,教育孩子錯在哪里,以后應該如何做?勇于承擔錯誤,不逃避責任。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錯誤,也要教育孩子應該堅持怎樣的言行,知道什么是對的要堅持下去,什么是錯的要改正過來。小孩子打架,必然有一方是錯的,錯的一方如果家長不能正確面對,只會袒護和躲避責任,那么,做錯的這個孩子,還會有繼續(xù)打架犯錯誤的概率,因為他們沒有從打架的事件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他們只學會了逃避責任和欺軟怕硬的做人本性。
5、不要直接找對方的家長,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打架,如果是在幼兒園或?qū)W校里,打架的后果比較嚴重,比如有一方的孩子受傷了,那么,可以通過老師這個中間人去聯(lián)系對方的家長,不要直接找對方的家長,否則,雙方的家長很容易將矛盾激化,因為如果沒有第三方的話,處理事件的結(jié)果也會不太樂觀,讓雙方都滿意。
6、所以,換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孩子之間的打架,以平和、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打架,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示范和榜樣,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個健康、大度、謙讓的性格,面對孩子的交往,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在正常的人際交往中,懂得遵守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規(guī)則,從而養(yǎng)成團結(jié)友愛、互相謙讓的好品質(zh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和一面鏡子,孩子的父母如何去處理問題,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如何效仿,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面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