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06 22:01:17作者:未知
我一直在想,理想家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在看了這位85后女主@就是6的68平米小家后,我恍然大悟。
理想中的家,空間不一定太大,卻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能夠彰顯品位且是舒適的、溫馨的,是一個不想離開,也無需離開的心靈棲息地。
下面,請跟隨筆者,一起欣賞這個讓人羨慕的家。
原戶型
輕改造布局圖
原戶型是東南朝向的緊湊型兩居室,總體來說滿意,但部分設計不甚合理,遂布局稍微改動如下:
1,原本的生活陽臺去掉與廚房相連,若放置冰箱、洗衣機等生活電器是非常不合理的動線設計,遂將其納入廚房空間,使操作空間和儲物空間均得到滿足;
2,將原本位于玄關處的餐廳移出,與客廳重組,騰出來的空間,將衛(wèi)生間外擴,實現(xiàn)雙分離結構布局,同時使玄關使用空間增加一倍,增加內置洗衣房;
3,將原本窄長的過道,由單面向利用變雙向,利用交通空間成活動空間,減少面積浪費;
4,原主臥過道區(qū)域改造小書房,并納入主臥,變成小套房。
玄關
女主認為玄關是僅次于“金廚銀衛(wèi)”的一個重要區(qū)域,遂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習慣,將玄關的布局設置,以實用且高效為主。
進門左手邊是一組綜合收納柜,是鞋柜、工具柜,也是囤貨柜、雜物收納柜。
半柜的置物臺,平時放包包、鑰匙,足矣。 偶爾出門采購,買回家的東西在置物臺暫放,緩沖疲勞后,隨即進行分類收納。
置物臺下面的三層抽屜,分類存放日常用品,像口罩、紙巾、消毒棉片等出門會帶的用品,便于隨手快速取用。
置物臺上方的吊柜,下層用普通收納盒,收納特殊時期防護、消毒用品; 上層則用帶把手的高位收納盒收納囤貨,拿取時更輕松。
旁邊的鞋柜,柜門配上大角度鉸鏈,使原本不寬裕的空間最大程度敞開。
柜內是不同高度的、可以調整的層板,這么設計能滿足不同高度的鞋子擺放,能調整就夠靈活。
進門右手邊則是另一組綜合收納柜,大布局一分為二,為洗衣房+次凈衣柜,小隔斷也是儲物柜。
柜體左邊是洗衣機、烘干機套裝,中間的連接抽拉板可以當作衣物中轉板或疊衣板。
烘干機上方10厘米的夾縫空間,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后區(qū)放置一年都用不到一次的雜物前排用收納筐將洗滌用品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有限空間內發(fā)揮了它最大的價值。
由于柜子凈深70多公分,掛了次凈衣后,后方還有略微空間,屋主在柜子后壁上加了幾組掛鉤,用來放置帽子、雨傘、球拍、腰帶等,實現(xiàn)空間利用最大化。
另外,在柜子的左壁上,加裝了一個可以抽拉并能旋轉的穿衣鏡,出門前,整理儀表時拉出來,用完推進柜子里,實用又隱形。
入戶門與玄關柜之間的小區(qū)域,屋主則用來做外套懸掛區(qū)。
下方的弱電箱,同樣安排得整齊明白。
從這些小細節(jié)就能看出來,理想家離不開主人的精心照顧。
廚房
沿著玄關往進走,左側就是納入生活陽臺后的廚房。
廚房空間得到滿足后,能給生活帶來便利的洗碗機、蒸烤箱等,盡可囊入其中。
為提高生活效率,冰箱放在了廚房入口處,既是廚房動線第一步的考究,也方便購物回家第一時間放置,同時還方便家庭成員最小距離拿取水果飲料。
另外,所有的布局、收納也是經(jīng)過詳細考究的,像洗碗機上方空間,用不銹鋼做成薄抽,可以把廚房小工具、筷子統(tǒng)一收納起來。
右側的柜子,因為轉角處不好利用,安裝了小怪物拉籃,里側放置不常用鍋具,外側方便放置洗碗機清洗完的常用鍋具收納。
而廚房收納部分,按照就近使用原則,選用合適的收納方式和收納工具,達到快速取出快速還原的目的,能一直保持整齊就能免去日常整理工作。
水槽下安裝了垃圾處理器、凈水器,空間已經(jīng)所剩不多,擠一擠,加一加,放些清潔用品還是可以的。
餐廳
餐廳后移后,位于玄關往進走的右手邊。
移 位后 的餐 廳,既是獨立的功能區(qū)域,也是廚房、客廳、臥室、衛(wèi)生間多區(qū)域的分界線。
因 為 是活動區(qū)域,屋主選擇了可以折疊的圓形餐桌。 平時折疊起來是半圓桌,3個人用餐剛剛好,親人造訪時,展開是1.1米直徑的大圓桌,可容納6-7人就坐。
因為沿著玄關進來就是餐廳,所以餐邊柜設置在玄關柜的轉角處,這樣一體連貫的設計,整體性、實用性、美觀度能同時兼顧。
臺面上放置飲水機、水杯、抽紙等,臺面下因為是不規(guī)則形狀,無法定制抽屜,只能做成柜子,用來存放紙品、茶葉、沖飲等。
另外要補充的是,因為餐廳正對著廚房,所以大大地縮短了上菜的路徑。
客廳
屋主說,一個理想家,一定是和愛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情,所以,客廳布置以家庭娛樂興趣為主。
在電視和投影之間,屋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影,因為平時沒有看電視的時間,只有偶爾周末會和愛人看場電影,當然是超大幕布更有氛圍感。
再者,幕布不看時,能收起來,客廳也敞亮。
音箱,之所以選擇較高的配置,是因為家屬的熱愛,熱愛你的熱愛,奠定了溫馨有愛的生活氛圍。
茶幾方面的話,放棄傳統(tǒng)大茶幾,選擇帶輪子的雙層小邊幾,既可以滿足茶幾的基本功能,也方便客廳變運動空間時,來回推拉、移位。
沙發(fā)后面的大白墻上,裝了一面直徑1米的大圓鏡,既是家里浪漫的倒影,也能增加視覺空間。
里側帶輪子的雙層收納架,用來收納游戲機、nas、ups等等。
衛(wèi)生間
衛(wèi)生間擴容后,做了干濕兩區(qū)分離,如此,洗漱、如廁互不干涉。
為了方便臺面衛(wèi)生清潔,洗漱用品采用壁掛式收納。
干區(qū)一側的墻壁上,原本是風道和管道凹進去的空間,屋主將其充分利用,一半做了封閉式儲物,另一半開放收納日用品。
順勢往里走,則是濕區(qū),也是馬桶、沐浴間。
馬桶 、花灑一字排開,馬桶上方是壁掛洗衣機,主要用來洗貼身衣物。
花灑一側的皂液器兼顧著壁掛置物架,放沐浴必須的清潔用品。
其它香水、身體乳則放在馬桶對面的鏡柜里,方便洗完澡出來抹香香。
鏡 柜下方則是清潔用品收納區(qū),同樣采取壁掛方式收納,方便使用和及時晾干。
書房
原本是沒有書房的,屋主用過道區(qū)域改造成書房,并包進臥室里,使臥室變成一個迷你套房。
簡單的玻璃吊柜,配上隔板書桌,這里既是閱讀區(qū)域也是工作區(qū)域。
精心的設計,讓這個家品位非凡。
從臥室的床上拍到的書房,是如此靜謐而美好。
總之,你很難想象,看到愛人奮斗的背影,那份溫暖與安心,是多少人羨慕的樣子。
主臥
主臥雖說布置得比較簡單,兩個三斗柜代替床頭柜,實用性有,收納空間也足。
斗柜上摞著一些屋主喜歡的裝飾品,給臥室增添了幾分浪漫。
臥室的衣柜,屋主選擇了與紅色窗簾撞色的天藍色,浪漫之中,又多了幾分品位。
因為衣柜全長3.6米,空間完全夠用,不同季節(jié)的衣服,就分別掛在不同格,也免去了換季整理工作。
頂柜則用來收納換季床品。
衣物雖不常熨,但偶爾還有需求,所以屋主選擇了裝在衣柜里的折疊抽拉熨衣板。
用的時候抽出來,平時就推回去,收進柜子里,很是方便。
次臥
次臥也是客臥,平時很少有朋友來,所以布置相對簡單。
雖然只有一張床,一盞燈,但墨綠色的乳膠漆搭配亮麗的床品,這樣的撞色搭配,跟主臥有異曲同工之妙。
陽臺
陽臺之所以放在最后介紹,是因為屋主說,這里是她最喜歡的地方。
因為將原來被分隔成多塊的窗戶,換成現(xiàn)在完整的一大塊玻璃后,這里成為了這個家最明亮的眼睛。
見證著兩人的春夏秋冬、朝朝暮暮,這里就是理想家的含義。
喜歡本文,給作者點個在看,以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