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15 09:02:12作者:未知
1、孩子膽小,害怕某種事物,肯定有一定的原因,一種是出于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因為未知而害怕。對某些造成過傷害的已知事物害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2、性格不同的孩子,對陌生事物做出的反應(yīng)也不同,不自信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主動接受新鮮的事物,對未知的事物因為恐懼也不會主動去探索。
3、我們做家長的應(yīng)該明白一點,一個人的性格,是無法改變,只能有意識地培養(yǎng)。懂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要去理解天生膽子小的孩子,不逼迫他做家長認(rèn)為對的事情,比如,逼著孩子嘗試新鮮的事物,要求孩子主動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等等。
4、膽小不敢跟陌生人接觸,可能是他們不善于表達(dá)自己,并不代表他內(nèi)心不狂熱,他只是對未知的害怕,熟悉之后,他會變得特別主動熱情。
5、作為孩子最信任,接觸最多的人,爸爸媽媽要多和孩子溝通,去了解內(nèi)心深處的那個膽小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懼怕某個事物。找到孩子恐懼的根源,然后分析出確實有效的解決辦法,循序漸進的幫孩子戰(zhàn)勝恐懼。
6、如果孩子的恐懼,來自經(jīng)歷過的某種傷害,那家長更不能逼迫孩子去主動戰(zhàn)勝恐懼,有時候,接受事實,今后盡量避免孩子接觸到害怕的事物,反而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對于脾氣暴躁的家長,要學(xué)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少批評孩子,家庭教育方式由批評、訓(xùn)斥向鼓勵、表揚方面發(fā)展,提高孩子的自信,讓不自信的孩子有勇氣接受新鮮的事物,對未知的東西不會產(chǎn)生恐懼。
7、有社交恐懼,害怕、羞于跟陌生人說話的孩子,大多數(shù)只是出現(xiàn)在孩子2-6歲之間,他們并不是真正害怕和陌生人說話,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社交需求不大,更多需要的是父母,離開父母反而會使他們害怕、不安。家長可以多帶孩子一起到一些開放的公共場所去,先讓孩子熟悉有人從場景,等到他對這樣的環(huán)境不再害怕,再進一步去人相對密閉的公共場所,比如超市、商場,讓孩子學(xué)著去購物,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和服務(wù)員溝通,循序漸進,讓孩子融入社會,擺脫不敢和陌生人說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