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1 18:32:58作者:未知
1、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dāng)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2、和孩子密切相處。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nèi)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應(yīng)與態(tài)度?,F(xiàn)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xì)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4、體會孩子的感受。當(dāng)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細(xì)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guān)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營造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圍。家長要盡可能安排一家人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在餐桌上更好的交流;周末可以一家人一起出去玩耍,把家庭氛圍調(diào)動起來;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相親相愛,讓孩子覺得家庭和諧安全,那么自然就可以地交流了。
6、對孩子說的話不要過多的評價。對孩子說的話,不作上帝式的對錯好壞評價。我們在聽的過程中關(guān)注孩子語言故事中的情緒,孩子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有什么困惑等等,我們聽后應(yīng)做的是怎樣引導(dǎo)孩子找到答案,或緩解孩子的情緒。不是指責(zé),代勞,敷衍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