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4 18:36:42作者:佚名
1、接受孩子的思維。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特征,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階段當中必經(jīng)的過程。指的并不是孩子的自私自利,所以在看到孩子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也不要過于的焦慮,而是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思維。要強迫孩子去和別人分享,不要總是給孩子冠上自私自利的名號去指責和訓斥孩子。
2、尊重孩子的物權觀。家長去評判一個孩子自不自私,最重要的一個方式應該就是看孩子愿不愿意把自己的東西和別人分享。其實有時候孩子不愿意和別人分享,并不意味著是他們的自私,而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是自己的,憑什么要拿給別人。
3、以身作則,傳授分享理念。父母通過實際的言行,更多是行動,向寶寶灌輸,并引導他們理解分享的概念,讓小家伙對此形成意識:分享是什么。與此同時,父母應營造分享而產生的愉悅感,讓寶寶從中感受到快樂,這一點非常關鍵。漸漸的,寶寶會試著挑戰(zhàn)自我,這是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4、避免過分呵護。小朋友們都會為玩玩具而爭執(zhí)和吵鬧,如果父母過分護短,極可能將孩童間的小吵小鬧上升到雙方家長的矛盾層面。這對孩子不但沒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反而會導致尷尬。爸爸媽媽為何不想一想:鼓勵寶寶面對并解決爭奪玩具這件事本身,也是培養(yǎng)孩子發(fā)展人際關系的一個契機。
5、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父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且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讓孩子形成一種意識,即: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搶,凡事應該學會商量,學習尊重其他小朋友。事實上,這是鼓勵孩子培養(yǎng)換位思考、建立并遵守規(guī)則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