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1 14:06:26作者:未知
臺風有名字,主要是便于區(qū)別和記憶,以及向大家傳遞準確的信息。臺風是最具破壞力的天氣系統(tǒng),對臺風的預警和防御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便于區(qū)別和記憶,有必要給它取個名字。在口語和書面交流中,特別是在警報中,人們逐漸接受了使用臺風命名表的優(yōu)點。名字簡短、通俗、易記,便于向臺風威脅區(qū)的千百萬群眾傳遞信息,增加警報的效用,以避免同一地區(qū)同時面臨幾個熱帶氣旋影響時出現(xiàn)混亂狀況。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fā)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tǒng)”。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中心附近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統(tǒng)稱為臺風。
過去我國習慣稱形成于26℃以上熱帶洋面上的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s)為臺風,按照其強度,分為六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
人們對臺風的命名始于20世紀初,據(jù)說,首次給臺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借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臺風命名始于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后據(jù)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并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huán)重復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qū)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qū)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qū)提供10個名字。
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huán)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特點是: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fā)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yè)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臺風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