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1 16:56:51作者:佚名
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黃土高原的范圍是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qū),位于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狹義上的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陜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和青海東部,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
黃土高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呈波狀下降。以六盤山和呂梁山為界把黃土高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六盤山以西的黃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黃土高原地勢最高的地區(qū)。
六盤山與呂梁山之間的黃土高原中部,海拔1000~2000米,是黃土高原的主體。呂梁山以東的黃土高原東部,地勢降至500~1000米,河谷平原占有較大比例。據(jù)此可將黃土高原分為山地區(qū)、黃土丘陵區(qū)、黃土塬區(qū)、黃土臺塬區(qū)、河谷平原區(qū)。
黃土高原地理位置處在沿海向內(nèi)陸,平原向高原過渡地帶,自南而北兼跨暖溫帶、中溫帶兩個熱量帶,自東向西橫貫半濕潤、半干旱兩個干濕區(qū)。高原東部、南部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區(qū),中部屬于暖溫帶半干旱區(qū),西部和北部屬于中溫帶半干旱區(qū)。黃土高原的氣候既受經(jīng)、緯度的影響,又受地形的制約,具有典型的大陸季風(fēng)氣候特征。
1、黃土高原是由于風(fēng)力堆積作用形成的。
黃土高原的成因,也就是黃土的來源,比較公認(rèn)的說法是“風(fēng)成說”,主要是是第四紀(jì)冰期干冷氣候條件下的風(fēng)力沉積物。
在干冷的氣候條件下,位于黃土高原西部的大陸內(nèi)部地區(qū)氣候更為干旱,大片沙土裸露,在西北風(fēng)的作用下,搬運(yùn)大量沙塵至黃土高原地區(qū),由于風(fēng)力減弱而沉積,年復(fù)一年,最終形成厚厚的黃土堆積。
2、黃土高原表面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是流水侵蝕形成的。
由于黃土高原位于季風(fēng)氣候區(qū),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現(xiàn)暴雨,造成比較大的地表徑流,而且由于地勢起伏較大,流水速度較快。
加上黃土這種土壤本身的土質(zhì)就十分疏松,植被覆蓋率低,缺乏對土壤的保護(hù),因此該地區(qū)的流水侵蝕作用非常強(qiáng)烈,形成黃土高原崎嶇不平的地表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