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1 17:16:47作者:智慧百科
火藥由“藥王”孫思邈發(fā)明。唐初的名醫(yī)兼煉丹家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在銷銀鍋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后夾入鍋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焰火。等到燒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火藥,顧名思義,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劇烈燃燒的藥劑。據(jù)《范子計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于民間民生應用,范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
火藥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是在適當?shù)耐饨缒芰孔饔孟?,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guī)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fā)射藥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杰出的成就?;鹚幨且云錃驼饝亓Γ瑤Ыo人類消停戰(zhàn)事、安全防衛(wèi)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fā)明之一。
據(jù)《范子計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于民間民生應用,范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23]。我國現(xiàn)在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約成書于八九世紀。書中說“以硫磺、雄黃合硝石,并蜜燒之”,會發(fā)生“焰起,燒手面及火盡屋舍”的現(xiàn)象。這里的“密”應該是蜂蜜的“蜜”。蜜加熱能變成炭。硫磺、硝石與炭混合,這就是火藥的配方。
火藥的發(fā)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藥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于軍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 (以所部發(fā)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里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藥制成環(huán)狀,把吊線點燃后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藥球縛于箭鏃之下,將引線點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戰(zhàn)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藥武器的加速發(fā)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藥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藥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藥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xiàn)銅鑄火統(tǒng),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藥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zhàn)爭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
在12,13世紀,火藥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后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英法各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藥和火器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