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6 00:07:39作者:智慧百科
1、中國五大名窯分別為:汝窯、鈞窯、官窯、定窯、哥窯。
2、汝瓷屬五大名窯之首,窯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區(qū)張公巷,方圓30萬平方公里,及蟒川鄉(xiāng)驗(yàn)貨店村方圓40萬平方公里,及當(dāng)時所轄的大營鎮(zhèn)清涼寺村。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一帶。事實(shí)上,自宋初以來便有了汝窯的燒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時期。
3、官窯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在京師汴梁建造的,窯址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 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后膨脹系數(shù)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后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窯瓷器傳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貴。
4、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民窯。始建于唐,興盛于北宋,終于元代,燒造時間近七百余年。窯址分布于河北曲陽縣磁澗、燕川以及靈山諸村鎮(zhèn),這里唐代屬定州,故稱為定窯。 定窯以燒白瓷為主,瓷質(zhì)細(xì)膩,質(zhì)薄有光,釉色潤澤如玉。黑釉、醬釉稱為黑定、紫定,也別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y千姿百態(tài),有用刀刻成的劃花,用針剔成的繡花,特技制成的竹絲刷紋,淚痕紋等等。出土的定窯瓷片中,發(fā)有官、尚食局等字樣,這說明定窯的一部分產(chǎn)品是為官府和宮廷燒造的。
5、鈞窯分為官鈞窯、民鈞窯。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布于河南禹縣(時稱 鈞州),故名鈞窯,以縣城內(nèi)的八卦洞窯和鈞臺窯最有名,燒制各種皇室用瓷。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zé)?,出窯后 施釉彩,二次再燒。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nèi)f化,紅、藍(lán)、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云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 翠忽成嵐贊美之。這是因?yàn)樵跓七^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shù)效果,此為中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fā)明,稱 為窯變。因鈞瓷釉層厚,在燒制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bǔ)裂紋,出窯后形成有規(guī)則的流動線條,非常類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 鈞窯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綱之需,以花盆最為出色。
6、哥窯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窯之一,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fā)現(xiàn)。據(jù)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rèn)為傳世的宮藏哥窯 瓷,實(shí)際上是南宋時修內(nèi)司官窯燒制的。哥窯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guī)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xì)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紋片的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其中仿北宋官窯的瓷器為黑胎,也具有紫口鐵足。 哥窯瓷胎體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 月白、米黃數(shù)種,釉面光澤如膚之微汗,是為上品。器形以洗、爐、盤、碗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