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3 18:00:33作者:智慧百科
正在打掃家里衛(wèi)生的余音,收到朋友發(fā)來的信息,讓她看看窗外的好天氣。
于是她放下手里的活,走到陽臺附近正準備往外面看,忽然間注意到陽光正從百葉窗的縫隙中灑在在周圍的家具上,浪漫極了。
“我的家真是美炸了!”,她一邊拿出手機拍照,一邊感嘆道。
其實,余音家的房子是一套82㎡的老破兩居室。
雖然剛拿房的時候居住環(huán)境很差,平日里大部分又處于獨居狀態(tài),但她依然不愿意將就過日子,花費大概了40W,將它改造成如今的樣子。
法式?美式?復古?歐式?余音自己也說不清自家究竟屬于什么風格。
但就像《鮮衣怒馬少年時》里寫孟浩然說的一段話:“成功沒有標準,在鹿門山是靜好歲月,在長安是光輝歲月。只要是你內心想要的,就是好歲月?!?/p>
自從搬進新家,她便覺得,日日都是好歲月。
余音家一進門,就是一個長長的橫廳,沒有明確的分區(qū)和獨立玄關。
進門看向客廳視角
但她卻總覺得,沒有玄關的家,就沒有那種穩(wěn)妥的溫馨感,于是除了門外的掛墻鞋柜外,她在室內又增加了一個小鞋柜,用來收納經常穿換的鞋子。
鞋柜是藤編柜門搭配櫻桃木柜體的,內部細分出了不同尺寸的收納格,擱板的高度也可以自己調節(jié),單鞋,短靴,長靴都可以放。
餐廳的布置,讓余音費了不少腦筋。
精挑細選過后,餐桌終于選定了這款橢圓形的,造型別致溫和,尺寸又夠大,拉出來使用能夠容納8-10個人。
其實這個區(qū)域最初是客廳,重新布局后才有了如今的樣子,墻面的復古掛畫也只留下一幅,搭配黃銅壁燈和白色餐廳,清爽中帶著優(yōu)雅與浪漫。
餐桌左側是餐邊柜區(qū),這里是原始戶型中的廚房,拆掉舊墻后順勢把廚房挪到了生活陽臺上,空出的位置剛好可以放下這個美麗又復古的老柜子。
整個區(qū)域都是圍繞著柜子設計的,Vintage燈、復古冰箱和咖啡機、慢慢淘到的杯盤置物架,所有的小件物品都與之呼應。
現在,這里既是茶水區(qū),又是家里的第二廚房,無煙項目可以在這里進行,動線極其便捷。
餐邊柜旁的推拉門內,便是清爽又美觀的小廚房。
最初的玻璃門會透出廚房的場景,后來貼了復古感滿滿的海棠玻璃貼紙,性價比高且美觀。
廚房門改造前后對比
廚房內部面積只有5㎡,但設計與布置并沒有馬馬虎虎,是嚴格遵循著自己內心的喜好來的。
廚房選擇了她最愛的綠色為主調,整個感覺非常放松且養(yǎng)眼,百看不膩,無論做飯時再煙熏火燎,都有一種置身于大自然的感受。
地面鋪設定制的水泥花磚,比傳統(tǒng)瓷磚更有質感,與牛油果綠的櫥柜搭配在一起,復古又可愛。
灶臺臺面是灰色石英石,耐臟耐用、物美價廉。
雖然這里的面積極小,但暗藏了不少生活好物。
比如最內側的地柜里,藏著一個洗碗機,可以解放雙手、縮短家務時間,大大提升日常生活幸福感。
還有嵌入式的臺下盆,自帶瀝水籃、下水口也比較大,可以同時完成洗菜、切菜、瀝水等一系列動作,美觀方便的同時,還沒有衛(wèi)生死角。
灶臺和背景墻都大膽地選擇了白色,即使很多網友說它們太難打理,但其實只要每次做完飯后隨手一擦,就不會留有油煙污漬。
在余音眼里,自家廚房就是顏值與實用性兼?zhèn)涞摹?/p>
作為一名極繁主義者,她特別想把喜歡的東西都搬回家,于是,小小的廚房里便堆滿了各種瓶瓶罐罐、鍋碗瓢盆本。
所以,她在收納上也下足了功夫。
吊柜內部利用收納架和各種透明收納盒,將各種雜糧、調料裝得整整齊齊、一目了然。
不是特別常用的鍋放在上柜中,白色收納盒外仔細地貼好了標簽,每次用完后歸位,方便下次取用。
灶臺下方的抽屜里是小奶鍋和各種碗盤,旁邊的抽屜里放置常用調料,方便極了。
水槽下方則收納各種清潔用品。
櫥柜對面是一個木質收納架和一張白色收納柜,補充收納一些廚具和不用放進冰箱的食物。
20多年來,她終于集齊了所有喜歡的元素,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少女”廚房,人間煙火氣就莫過于此吧。
客廳最初設置在靠近廚房的位置(現餐廳區(qū)域),餐廳設置在靠窗采光最好的地方。
但秉承著“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余音,在某一次挪動家具位置的時候,突然發(fā)現,如果把客廳區(qū)域和餐廳區(qū)域換個位置,整體效果可能會更好。
于是她便將沙發(fā)、茶幾全部挪到了窗前,并采用合圍式的布局,讓空間更顯溫暖。
綠絲絨材質的沙發(fā)搭配姜黃色的絲絨窗簾,營造出古典、浪漫的居住氛圍,每次看過去,都覺得自己身處于老派舊電影之中。
小時候的余音經??礌敔攲憰ó嫯嫞髞頎敔斣谛】h城買地修了房子,還在家里布置了一面大大的書墻,從小就被文藝氣息感染的她,長大后也依然記得那面書墻,雖然現在看上去有些老舊,但當時那種震撼又肅然起敬的心情,一直記憶猶新。
如今,擁有了學霸老公的她,也在家里安排了一面頂天立地的大書墻。
為了節(jié)約預算,整個書墻的制作費用都不超過一千塊錢。
沙發(fā)對面有一個手工砌的白色壁爐,造價很低,但不能移動,因為特別喜歡所以安排了。
壁爐旁用于補充收納的小柜子不少,保證了客廳區(qū)域滿而不亂。
后來這些儲物柜被挪走,沙發(fā)也換了一種擺放方式。
對于余音來說,經常改變某個區(qū)域的布局并不麻煩,反而給自己帶來新鮮的體驗,與愉悅的心情。
前段時間,她又把舊沙發(fā)給換了,因為它是三人位的,對于她家來說有點大,不管是靠墻放還是橫著放,都顯得有點擠,加上它還是網紅款的,并不算耐看,于是思前想后換了這個經典款,各種風格都能Hold住。
沙發(fā)前鋪設了一塊同色系地毯,它們都不是真皮材質,雖然貴,但非常環(huán)保,更關鍵的是家里的毛孩子不會抓。
之前掛在餐廳區(qū)域的掛畫也換到了這里,搭配壁爐周圍的掛毯、壁燈和各種擺設,營造出濃郁卻不夸張的復古風情。
客廳與陽臺之間的橫梁上,新安裝了一張投影幕布,入夜后拉上窗簾,挑選一部喜歡的電影,躺在單人沙發(fā)上慢慢看,別提有多愜意了。
客廳旁的陽臺也被包入室內,但地面鋪貼了廚房同款水泥磚,與人字形拼接的木地板連接在一起,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qū)域、豐富視覺效果。
因為不想在這里掛滿衣服,便在右側做了洗衣柜,并安排了烘干機。
左側便是休閑區(qū),最初擺放一張單人座椅、畫架和斗柜,成為陽光復古小畫室。
后來干脆改成了純粹的休閑區(qū),只擺放一張羊羔毛座椅和一張小茶幾。
每每有太陽出來的時候,她都忍不住在這里坐上片刻。
每次看《廊橋遺夢》《蒂芙尼的早餐》等電影時,余音總是會被主人公們的房子吸引,感慨他們的家怎么能那么好看、色調那么和諧。
于是她將主臥,也布置成了電影場景般的畫面:低飽和度的顏色、高級灰的色調,在和諧統(tǒng)一中尋找變化。
四周墻面通體刷白,但做了精致又簡潔的石膏線條,搭配時不時更換的床頭柜、床頭燈、香薰、四件套等,高級又耐看。
床品大多選擇淺色系,完美消弭深色床體容易帶來的壓抑感,并與窗外郁郁蔥蔥的精致相呼應。
復古布置的重點就是要以暖色系為主,所以無論是主燈、床頭燈還是壁燈,都是能夠營造出濃濃氛圍感的暖黃色。
床邊恰到好處地點綴著鮮花,數量不多,卻可以使房間看上去格外浪漫。
墻面的掛畫也是復古風格,色彩深沉不雜亂。
除了擺設外,窗簾、床品等物品也經常搭配著變換。
床對面的墻面留白,當做投影幕布使用。
主臥內還有一個小小的獨立衣帽間,是專門隔了半個臥室做的。
因為不喜歡疊衣服,所以衣帽間內部設計了很多掛衣區(qū),衣物的款式與品種一目了然,方便整理和尋找。
年近30,余音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公主房,雖然平常只用來午休,卻也算完成了少女時期的夢想。
因為它是作為午休房來使用的,所以沒有安裝衣柜,只用個架子掛一些日常的衣物。
它也連接著一個陽臺,以透明玻璃雙開門相隔,每次推開雙開入戶門,再推開雙開陽臺門,就像走在可愛浪漫的宮殿中,儀式感滿滿。
鐵藝床旁邊的一整面墻,做了牛油果綠的實木護墻板,目的就是為了美觀,并將通往衛(wèi)生間的門隱藏起來。
衛(wèi)生間內部面積只有5㎡大小,為了跟家里整體風格匹配,不能用玻璃做干濕分離,所以砌了一面墻、安裝折疊門隔開浴室。
浴室柜是定制的,材質是紅橡木,柜門的玻璃帶有花紋,但若隱若現還是能看到里面,所以自己又加了一層繃紗,復古的同時,看上去還更加整潔了。
因為管道處有個轉角,又不想做異形浴室柜,便在這里放了一個窄縫收納推車,平時清潔洗護用品都可以放上面,容量驚人。
干區(qū)使用實木護墻板和墻紙做背景,搭配復古金色的五金件,和墻面上買來或自己畫的油畫,讓整個衛(wèi)生間都變得有了樂趣。
余音把家PO到網上后,雖然收獲了大量網友的喜愛,還有10W+人等她去午休,看她的“公主午休房”,但依然有這樣那樣質疑的聲音:
“這是樣板房吧,能干嘛?”、“一點都不好打理”。
但對于她本人來說,用自己喜歡又在承受范圍內的物品把家填滿,然后再勤快點做家務,就能得到一個美觀又干凈的家。
生活是自己過的,無論房子是大是小,風格是極繁還是極簡,只要能遵循自己的內心把日子過成詩,就對得起這漫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