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8 00:06:59作者:智慧百科
1、鸮是我國古代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tǒng)稱,用來命名鸮形目猛禽,該目猛禽均為夜行性鳥類,廣泛分布于除南極洲外的世界各地,現(xiàn)存約140種,其中體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見的種類有長耳鸮、短耳鸮、倉鸮、草鸮、雪鸮等。
2、鸮,為鴟鸮科各種類的通稱.古時又叫“鴟”、“鴟鵂”、“逐魂鳥”、“貓王鳥”等。因其頭部似貓,故俗稱“貓頭鷹”。鸮大多習(xí)慣在黃昏或夜間活動,民間又稱其為“夜貓子”。鸮的喙和爪都彎曲呈鉤狀,銳利,嘴基具蠟?zāi)?。兩眼生在前方,四周羽毛成放射狀,形成所謂“面盤”。周邊羽毛大多為褐色,散綴細(xì)斑,稠密而松軟,飛行時無聲。95%的食物是鼠類,間或捕食小鳥或大型昆蟲。鸮在全球各大陸分布廣泛,世界上現(xiàn)有鸮132種,我國有26種,我國常見有長耳鸮、短耳鸮。在大部分地區(qū),鸮被視為不吉利的鳥甚至叫它“報(bào)喪鳥”,特別是它夜間發(fā)出的哀鳴般叫聲。就是在歐洲,人們也把鸮視為不吉利的象征。其實(shí),鸮是人類的朋友,是捕鼠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