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4 21:27:19作者:未知
獨善其身,成語讀音為:dú shàn qí shēn。意思是原指獨自修養(yǎng)身心,保持個人的節(jié)操。后指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個人主義處事哲學(xué)。成語出自《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p>
近義詞有:自私自利 潔身自好 自得其樂 逍遙自得
反義詞有:見義勇為 助人為樂 急公好義 舍己為人
獨善其身成語典故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游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p>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dá)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p>
翻譯為:
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游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游說的態(tài)度:別人理解也安然自得;別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p>
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然自得呢?”
孟子說:“尊崇德,喜歡義,就可以自得其樂。因此,士人失意時不失道義;得意時不離開道。失意時不失道義,所以自得其樂;得意時不離開道,因此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時,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時,修養(yǎng)品德以顯于世。失意時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時則拯濟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