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08 17:30:05作者:佚名
宋朝的太尉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長。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其實“太尉”這一官職在北宋中前期是三公之一,在宋神宗改制后一度被撤銷,到宋徽宗時才恢復。而宋朝的太尉在不同時期,代表不同的地位,是個高級職位。
太尉簡介
太尉,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是中國古代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執(zhí)掌天下軍政事務,但因太尉權(quán)勢過重,故終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漢分別以丞相和太尉為最高行政長官及最高軍事長官,品秩并為一萬石,金印紫綬。太尉是中央最高軍事長官,天下武官之首,統(tǒng)帥天下兵馬大權(quán),歷朝均為正一品。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是秦漢的最高武職。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后不再設(shè)置。西漢早期,設(shè)太尉官多半和軍事無關(guān),故帶有虛位性質(zhì),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職。武帝時以貴戚為太尉,一變過去由力戰(zhàn)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慣例,而又和丞相同等,這也和西漢早期有所差別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將大司馬改為太尉。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jiān)察,分別開府,置僚佐。后曹操撤銷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時期曾短暫恢復,后又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