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5 02:14:52作者:佚名
1、第一大穴: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體最大的穴位,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大椎穴,傳統(tǒng)中醫(yī)稱它為“諸陽之會”,因為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
2、第二大穴:關元穴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四指并攏,置于臍下橫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主治疾病為:元氣虧損的病癥如中風、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男科疾病如遺精、陽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婦科疾病如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痛經(jīng)、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各種婦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脫肛、疝氣、便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3、第三大穴:命門穴
命門穴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前方平神闕穴。
作用: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jīng)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也是我們人體的動力之源。
主治疾病為:四肢清冷、虛損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陽萎、早泄、遺精,女子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痛、宮寒不孕等虛寒癥狀。
4、第四大穴:足三里穴
中醫(yī)里指出古人常步行辦事,因此長途跋涉腳常酸痛難耐,此時按壓此穴就能健步如飛再行三里,故名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胃經(jīng)最重要的一個穴道,也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暖身養(yǎng)氣血的穴道。
5、第五大穴:血海穴
人的身體以血為本,若要氣色健康,不可不養(yǎng)血,沒病的時候養(yǎng)血補血效果自不待言。
屬足太陰脾經(jīng),屈膝時位于大腿內側,用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下面便是此穴。血海穴為治療血證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yǎng)血、引血歸經(jīng)之功。
6、第六大穴:太溪穴
太溪。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女人肌膚要水嫩,氣色要自然,自然離不開水的滋養(yǎng),太溪就是身體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太溪穴是人體穴位之一,是足少陰原穴。其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