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2-22 14:00:54作者:智慧百科
2022 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變數(shù)的年份。工作變動、房子裝修,這些在以前看來會是一個「正經(jīng)成年人」會做的事情,在今年統(tǒng)統(tǒng)被我做了一遍,甚至還忙里偷閑地完成了蓄謀已久的一場重要考試。
這些事情看起來已經(jīng)足夠讓人焦頭爛額,但是同時在做事的時候我也做了很多的反思。其實無論哪件事,反映的都是「自我需求」這個主題。對于工作,一直在思考自己想要的所謂「理想工作」究竟是怎樣一種模樣;對于裝修房子,思考的是家里每個空間怎樣能充分滿足我的習(xí)慣、怪癖。
九月底搬入新家之后,工作日是「早出晚歸打工人」模式,周末是「早出晚歸軟裝采購」模式,所以很少能夠待在家里。最近疫情嚴重,被迫開始居家辦公,這也是我第一次長久宅在這個家里,開始從日出到日落和這個空間朝夕相處?;蛘吒珳实恼f是和我的書桌相處?,F(xiàn)代打工人的現(xiàn)狀就是,即使是在家,在書桌前會議/工作的時間也是遠遠大于在沙發(fā)或者床上的。
關(guān)于我的書桌,我翻了一下文章記錄,居然在 2020 年和 2021 年都寫過文章(如下),那么 2022 年的現(xiàn)在,可以說是 3.0 版了,也是我擺脫租房的「桎梏」之后開始從無到有搭建的第一個書桌,可以說是寄予厚望了。當(dāng)然,還沒有 100% 完成,不過 65% 的完成度應(yīng)該是有了。
從「自我需求」開始
Perfection is achieved, not when there's nothing more to add, but when there's nothing left to take away. -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先來解釋「為什么」的問題,也就是我的書桌為什么是我的書桌而不是其他人的書桌。之前也寫過一些關(guān)于「極簡主義」的文章,雖然最近這個概念被誤解的很嚴重,但是我還是要說一下,極簡主義者也不是家徒四壁的,也要有一些必需品的,只是在概念上去多思考一步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減少重復(fù)或者冗余的浪費。
而我對于我書桌的概念也是如此,只保留必要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自己更加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在自己在做的事情上。那么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就是物品的必要性了,即這個區(qū)域還需要有什么物件才能夠滿足(或者說更好的滿足)我的工作/學(xué)習(xí)需求。
▍要比大更大
一張足夠大的書桌,毋庸贅言應(yīng)該是很多人對于書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大的書桌給人的感覺不會局促,有充分的空間能夠讓我們在放下顯示器和電腦之外,還有足夠的地方可以讓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寫字,比如拼樂高等。另外大的書桌能夠給我一種使用起來不用小心翼翼擔(dān)心桌子上放一些東西會不小心被碰掉。
要上上下下
對于長時間的辦公來說,能夠升降可以說是一項必備的功能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健康的腰背和體態(tài)的重要性。不能夠完全取消掉辦公的狀態(tài)下,「交替站坐」確實是一種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近期居家時,我甚至在書桌旁放了一個壺鈴,在站立開會時,提著壺鈴訓(xùn)練腰腹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項。
要無線
大概是兩年以前就開始一步步將自己桌面的設(shè)備都做了無線化,鼠標鍵盤之類的自不必說,至于書桌上其他需要連電源線的設(shè)備也盡量能夠收納在桌子下面以保持桌面的整潔。至于說桌面下面的區(qū)域,我就暫且將它歸類于還未完成的部分吧。
要摸著舒服
這當(dāng)然也不是因為我要「盤」桌子。桌面的質(zhì)感,其實也是能夠大大提升書桌前辦公的幸福感的因素。首先,對于表面光滑的桌面,我是大大不感冒的。試想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有點熱的夏日午后,在桌前辦公的你抬起來打字的胳膊肘,胳膊被粘在桌面的那種黏膩的感覺。其次,要有舒服的紋理和舒服的顏色,這樣對于光不會有很強烈的反射。
要有光
和拍照一樣,書桌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光了,因為這事關(guān)工作時眼睛的舒適度。即便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我也踩了一個坑,后面會詳細說明。
要有聲音
不可否認的是,在現(xiàn)代人的世界里,聲音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無論是通勤時的播客,還是閑暇時的音樂,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用另外一件事來填滿另外一個維度,似乎這樣生活才更立體些。前一段時間看某位 UP 主的視頻,里面有講到一個觀點,用聲音把空間填滿,簡直深得我心。那么我也不例外,在書桌上放置了一個好看的不得了的音箱,甚至專門配備了一個 iPod 給它,來放我在這張書桌工作時需要放的音樂。
有了需求之后,接下來需要解決……
▍書桌應(yīng)該在哪里的問題
書桌位置的選擇我基本上考慮了兩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在窗戶的旁邊
周圍有電源
而我家房子的基本布局是這樣的:
因為實在懶得畫就只畫了一部分
可以看到書桌的位置正巧處在一個開闊的區(qū)域,能夠看到整個起居室的所有位置。而書桌的背后是一面書墻,方便我能夠以最少的距離拿到我需要的東西。其實房子最開始的布局中,客廳和書房這兩個區(qū)域是單獨的空間,我拆掉了一堵墻,打造了一個更加寬闊的起居室。至于書桌的朝向為什么沒有直接對著窗戶,是因為我對于這個飄窗之后有著其他的計劃,而且堵住了飄窗感覺白白浪費了一部分面積。
黃昏時書桌旁邊窗外的景色
▍功能性的問題
其實我的需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純粹,我在這張書桌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圍繞著這臺 27 寸顯示器來的,不論是居家辦公的場景還是在我自己學(xué)習(xí)休閑的場景。這臺顯示器購買的動機也是在疫情剛開始(三年前)的那段時間有一段時間的居家辦公,不過這個決定可以說是至今未后悔的決定。
在學(xué)生時代,我有過一臺顯示器。那時候總覺得一個顯示器不夠用,需要多屏做很多操作,后來自己發(fā)現(xiàn),原來有一個足夠大的屏幕,單屏幕操作才是最適合我的工作方式。只有一個屏幕的顯示內(nèi)容,可以讓我更好地集中在當(dāng)前工作上。
怎么搭建(以及物品清單)
▍從金字塔的底端開始
作為一個書桌,最重要的一定是一個穩(wěn)定的底座。那根據(jù)我的需求,還得是一個穩(wěn)定的升降底座。最終選了樂歌的 LIFT 桌腿,對,就是何同學(xué)同款。顏色選了白色,因為大致已經(jīng)有想法想要選一個深色的桌面,而且白色和家里的風(fēng)格比較搭配。
樂歌 LIFT 桌腿
▍神來之筆
在整個桌搭的過程中,最奇妙的就是也是最滿意的就是這張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桌面了。因為之前看很多 Youtuber 的桌搭視頻用了宜家的廚房臺面,但是無奈我在國內(nèi)的宜家找不到那個喜歡的顏色。
在我已經(jīng)要放棄這個選項,開始聯(lián)系一些「選木」的商家準備訂做一塊好看木頭的時候偶然又在宜家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品。從質(zhì)感到顏色,都是我想象中的樣子。整個桌面呈現(xiàn)一種青灰色的顏色,仿水泥質(zhì)感,摸上去也很舒服。名字是 EKBACKEN 宜伯肯,尺寸上是 1860mm * 630mm,整體給人感覺是一個細長的桌子,不過這個寬窄程度我使用起來并不會局促。
可以清晰的看到桌面好看的紋路
宜家官網(wǎng)對于這款桌面是這樣形容的:
操作臺面,仿混凝土效果/層壓板 溢出物和油脂易于擦拭,可以讓操作臺面長久保持美觀。
我覺得很好地概括了這張臺面的特點。
一些節(jié)省空間的小技巧
作為核心的顯示器,為了穩(wěn)固,底座實在是太大了。用了顯示器支架之后,顯示器下面的整個空間就可以節(jié)省出來。但是,由于桌面不是實木,總是擔(dān)心夾在桌子上會損壞桌面,所以在某寶上找了一個夾片能夠一定程度上保護一下桌面。我也是驚奇于某寶的萬能,如此小眾的需求居然也能夠有產(chǎn)品被開發(fā)出來。
夾片如圖示
書桌上不可少的凌亂一定是來自于各種各樣的線纜,我成功地把他們收納在了桌面下面,不過還不是理想的狀態(tài),因為從書桌后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亂成一團的線纜,很難做到眼不見為凈。這大概就是桌面不靠墻的代價吧。
桌下凌亂的布線是我下一步要整頓的方向
幸好的是,顯示器的連接線一根 Type-C 能夠解決同時解決電腦的充電和連接顯示器問題,省去了在桌子下面收納 Macbook Pro 碩大充電頭的煩惱。
在燈光設(shè)計上踩的坑以及補救
作為整個桌面的靈魂,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卻在這一點上踩了坑。一開始以為屏幕掛燈的亮度已經(jīng)足夠,就沒有去設(shè)計其他的光源。而書房頂部的光源不太適合在工作的時候打開,因為它會照亮整個空間,打破了書桌這一小個空間的平衡。
為了能夠填這個坑,我在屏幕掛燈的基礎(chǔ)上放了兩個燈,一個是之前一直陪伴我的宜家特提亞 工作燈,另外一個是宜家很好看美觀性大于實用性的一盞燈。有了這兩盞燈,基本上書桌的照度和氛圍度都可以保證了。
想要嘗試不給音箱留空間但是失敗了
因為音箱真的是太好看了!本來是把這個音箱放在書桌斜對面的餐邊柜上的,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便。首先很難確定一個合適的音量能夠在書桌上聽的合適,太遙遠的聲音反而會起到分心的作用。
其次,在那么遠的距離,很難感受到桌面音箱音質(zhì)的細微差異。不過幸好,這個音箱的風(fēng)格,放在書桌上也不顯突兀,幾乎是很好地和桌面融為了一體。從使用場景上來說的話,能夠?qū)⒁魳返穆曇艨刂圃谝粋€很好的范圍內(nèi),而且書桌這個范圍空間相對小一些,聲音的效果聽起來也好一點。
書桌上的兩個顏值擔(dān)當(dāng)合影
對于鍵鼠的小思考
看過我最近一篇桌搭的伙伴們可能會注意到我的鍵盤已經(jīng)從 Keychron K2 換成了現(xiàn)在的 Logitech K380。原來的 K2 是青軸,其實轉(zhuǎn)換到 K380 是一個挺大的變化,至少在手感上。
最早時候,K380 其實是我為了外出帶 iPad 而采購的一個鍵盤,能夠方便我臨時處理一些文字的需求。但是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這種場景越來越少,那么這個鍵盤就一直閑置在我的柜子里吃灰。
作為一個「名義上的極簡主義者」,我也許不能夠容忍有這樣一個多余的物件存在在我的生存空間里,那么就到了舍棄誰的問題上。K2 是我的第一把機械鍵盤,給我?guī)砹嗽S多純粹的碼字的快樂。
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鍵程大帶來的灰塵難以清理,不小心就會誤觸然后變得奇奇怪怪的鍵盤背光,沒有鍵盤托對于手腕部分的不友好(這當(dāng)然不是他本身的錯),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他在后期真的很費電,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要充一次電。
而與之站在對立面的,則都是 K380 的優(yōu)點。所以在某魚上出掉了 K2,留下了 K380。而我也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 K380 也可以帶來純粹的碼字的快樂,因為這種快樂,是碼字這個行為帶來的,而不是器物帶來的。
其實 K380 顏值很高
至于鼠標,MX Master 3 可以說是我下了很久決心才買的一個物件,因為對于當(dāng)時的我來說,這個鼠標真的很貴,天花板級別的貴了。不過,同時它也是我最不后悔的一個決定,因為實在是太好用了。握持感真的無人能比,而且續(xù)航無比的長,有時我竟然忘記它是需要充電的。當(dāng)然它可定制的按鍵就更加不必說了,使生活方便了許多。
鍵鼠這兩個最常用的數(shù)碼配件,實在是很平凡,我覺得對于他們的評判標準就是,足夠平凡就夠了,平凡到不用任何學(xué)習(xí)成本,你甚至意識不到它的存在。這兩個設(shè)備都可以設(shè)置連接多臺設(shè)備,我統(tǒng)一的將 #1 設(shè)定為個人電腦,#2 設(shè)定為工作電腦,工作生活絲滑切換。
一些很簡單但很重要的物件
一個舒服的、寬大的鼠標墊真的是一個桌面的救星。這個物件本來不在我的桌面計劃清單里面,但是前面也提到了,鑒于我的桌面手感很好,也就意味著對于鼠標有一點不友好了,每次在上面磨的時候,我就無比心痛我的 MX Master 3,擔(dān)心給磨壞了。購置了這個鼠標墊之后安心了很多。
有時候甚至?xí)盟鼇懋?dāng)杯墊
另外一個就是和書桌搭配的人體工學(xué)椅了,在這個上我沒有花太多的心思,不太喜歡很復(fù)雜功能的人體工學(xué)椅,就入了一把西昊的很簡單的椅子,后背和座椅部分都是網(wǎng)面,能夠給腰部足夠的支撐就夠了。
接受改變
而我們當(dāng)然也需要知道,宇宙萬物都是處在一種微妙的變化之中,人的需求自然也不例外,就比如說我最近迷上了綠植,就在考慮在書桌的右上角放一盆。在桌面上,能夠看著一株植物成長,其實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這種滿足感其實也是最近在居家辦公的時候才體會到的,就在疫情嚴重之前,很幸運的在家里購入了兩盆大型綠植,一盆自然生長的發(fā)財樹和一盆結(jié)著青果的檸檬樹。這兩盆植物如今在家里已經(jīng)生活了一個多月了,工作間隙會常去觀察一下,發(fā)財樹生了很多嫩綠色的新葉子,檸檬也開了很多花,我甚至還為它做了人工授粉,滿懷期待的等待果實的降臨。
新加入的家庭成員 - 檸檬樹
▍所有奇跡發(fā)生的地方
疫情當(dāng)下,居家辦公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我的書桌朝夕相處。如果說,家里哪一個空間帶給我的安全感最高,那一定是這個區(qū)域。不得不承認,現(xiàn)代人的一切改變,大多是基于書桌這個主體而來的,無論是考學(xué)還是工作。所以,在這個區(qū)域能夠給自己一個比較舒適、符合自己審美和習(xí)慣的設(shè)定,真的會大大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書桌上盛了滿杯的夕陽
https://sspai.com/post/76940?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Konstantine
責(zé)編:Micro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