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shí)間:2022-03-16 16:10:52作者:佚名
古代老師的稱呼分別是夫子、先生、師傅、師父、山長、教諭、講郎、學(xué)博、助教、教授、 宗師、師保、西席、師長等。 最常見稱呼是夫子、師父和先生。
老師這個(gè)稱呼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不過老師可不僅僅這一種稱呼,還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老師的稱呼是什么?
古代老師的稱呼
夫子
我們常說的孔夫子,其實(shí)就是一種對老師的尊稱,單從字面意思去分析,“夫”是尊貴的人,“子”是一種敬稱。
先生
先生最開始的意思是說那些比自己年長的,有文化的人,用途也比較廣泛,諸如,算命先生,賬房先生,說書先生,也可以指教授學(xué)問的老師,到后來逐漸成了稱呼男性的敬稱。
師傅
師傅山長是老師的通稱?!皫煾怠币辉~原本是太師、太傅、少師、少傅等官職的合稱,因?yàn)檫@些職位負(fù)責(zé)教習(xí)太子,所以師傅也成為老師的代稱。古代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所以也將老師尊稱為師父。
山長
山長是歷代對山中書院的主講教師的稱謂,其出處源于《荊相近事》。五代十國時(shí)期,蔣維東隱居衡山講學(xué),受業(yè)者眾多,蔣維東被尊稱為“山長”。此后,“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元代時(shí),各路、州、府都曾建有書院,設(shè)山長。明清沿襲元制,乾隆時(shí)期曾一度改稱院長,清末仍叫山長。廢除科舉之后,書院改稱學(xué)校,山長的稱呼才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