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3:14:08作者:未知
二的繁體字有兩種寫法,分別是貳或貮。二是漢語常用字,讀作èr,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兩極,后引申為一加一的和、排列順序中第二位的、不專一、不忠誠等。
貳是一個漢字,讀作èr,本意是指副;也是“二”的大寫形式,用來計數(shù)和記賬; 還指變節(jié),背叛。該文字在《周禮·乃酒正》和《禮記·曲禮》等文獻均有記載。
貮,漢字,讀音為èr 。古同“貳”。
二,指事字。古文字一、二、三、四皆以積畫為之,大約都跟刻畫記數(shù)有關(guān),是純符號的指事字。此二橫畫歷代寫法無大異。戰(zhàn)國時期產(chǎn)生兩種新寫法:一增繁從“戈”;二增繁從“戈”從“肉”。古文字從“戈”從“弋”每無別,從“戈”者后代寫作“弍”,作為“二”的異體字。后來后代寫作“貳(貳)”,作為“二”的大寫。
繁體字,漢字的一種字體形式,歐美各國稱之為“傳統(tǒng)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有時也指漢字簡化運動之前的整個漢字楷書、隸書書寫系統(tǒng)。繁體中文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標(biāo)準(zhǔn)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