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5:12:53作者:佚名
西安城墻是明朝建筑起來的。西安城墻是國內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城桓之一,現(xiàn)在的古城墻是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皇城和元奉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1961年西安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西安城墻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qū)”。
西安城墻城門有四: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門城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正樓高32米,長40余米,為歇山頂式,四角翹起,三層重檐,底層有回廊環(huán)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
建國以來,陜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西安城墻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繕,修復朝陽門、含光門等城墻缺口,實施西安城墻火車站連接工程,重點對南門區(qū)域進行綜合提升改造,使這座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建筑重新煥發(fā)生機,成為墻、林、路、河、巷五位一體的知名旅游景區(qū),2018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最初的西安城墻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后來又將整個城墻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墻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對西安古城墻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