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0 08:49:11作者:未知
雪泥鴻爪是形容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據(jù)《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引)“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人生到處漂泊像什么呢?應(yīng)該就像鴻雁踏在雪泥上,雪泥上偶爾留下鴻雁的爪印,然而鴻雁四處飛翔,那里會計較自己究竟飛向東或是西。
《和子由澠池懷舊》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前四句以雪泥鴻爪比喻人生,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征途;后四句照應(yīng)“懷舊”詩題,以敘事之筆,深化雪泥鴻爪的感觸。全詩動蕩明快,意境恣逸,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
此詩作于蘇軾經(jīng)澠池(今屬河南),憶及蘇轍曾有《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從而和之。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未到任即中進士。他與蘇軾赴京應(yīng)試路經(jīng)澠池,同住縣中僧舍,同于壁上題詩。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冬,蘇軾赴陜西鳳翔做官,又要經(jīng)過澠池。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作《懷澠池寄子瞻兄》。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游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碧K軾因作此詩相和。
此詩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感受則具體地表現(xiàn)在后四句之中,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先前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以及后來處在顛沛之中的樂觀精神的底蘊。全篇圓轉(zhuǎn)流走,一氣呵成,涌動著散文的氣脈,是蘇軾的名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