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7:56:22作者:未知
手信是中國古代禮品稱呼。出自連橫《臺灣語典》,“伴手贄曰伴手。俗赴親友之家,每帶餅餌為相見之禮。而臺北曰手訊;謂手之以相問訊也。”手訊、手信,蓋音轉(zhuǎn)?!百棥本褪嵌Y物。
在周朝時,外出訪友邦客必須帶著禮物,當(dāng)時也稱為“贄”。禮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只雉鳥;大夫是一只雁鳥,卿是一只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級而定。
主人受了贄禮,等客人離去時,仍然盡數(shù)奉還,禮物是象征性的,只是臣下獻給國君,卑下者獻給尊長者的禮物是不奉還的??梢姽沤裰型獾慕浑H來往,都離不開送禮這個內(nèi)容。
送給老師的禮物、學(xué)費叫贄敬。一只鵝、一包棗,禮物雖輕,送的卻是情意。直到今天,初次見面的客人來訪,闊別多年的舊友重逢,總得象征性地送點“手信”:幾斤水果、一兩包糖、一盒點心,乃至少到一束鮮花、一根羽毛。
古往今來,潮人世代相沿,迎春佳節(jié)登門拜年或探親訪友、贈別餞行,常特意攜帶禮品致送,以深表情意。這些隨帶禮物人們常慣稱為“手信”。
廣東話里的“手信”,就是人們通常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小禮物。并非按計劃買來的大件或貴重商品,而信手捎來,故稱“手信”。近年來手信的意義范疇逐漸擴大,趨向于禮品的含義,也衍生出了諸如手信網(wǎng)之類的電子商務(wù)站。
手信,并非專指貴重的禮品禮物,而是突出當(dāng)?shù)氐膫鹘y(tǒng)人文價值,講究攜帶方便,輕巧,具有當(dāng)?shù)匚幕厣?,又能討得親人朋友的歡心;手信,不在于貴,而在于心,一份情意,一份真誠,一份心意,代表對親人朋友的祝福,表達著對親人朋友的關(guān)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