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shí)間:2022-03-10 09:01:47作者:佚名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有一個(gè)極賢惠孝順的媳婦,因?yàn)榧彝ジF困,到了冬節(jié)這天,她看到每家每戶都買了山珍海味,熱熱鬧鬧的慶祝著,只有自己家中實(shí)在拿不出錢,買好的東西來孝敬婆婆。最后靈機(jī)一動(dòng),她就將家中米甕中剩下的一些米拿出來,用石磨磨成漿,再將這些米漿中的水份瀝干,然后把瀝干的米粉末,用手搓成一粒一粒的湯圓,加些菜當(dāng)佐料,煮成一碗圓仔湯,端到婆婆面前。
婆婆吃了這個(gè)巧媳婦做出來的新口味,心里又喜又愛,逢人就提起這種美食,對于媳婦的孝心更是稱贊不停。這事一直在當(dāng)?shù)亓鱾髦:髞硪恍┊?dāng)媳婦的,也想獲得賢孝的美稱,因此到了冬至這天,大家爭相煮湯圓給公婆吃,于是這習(xí)俗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吃湯圓在明、清時(shí)期已經(jīng)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tuán)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dāng)成圓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