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9:39:29作者:未知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詩人及政治家,因主張政治改革,觸犯到貴族大臣們的利益,遭到排擠和流放,最后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十分悲憤,跳入了汨羅江,以身殉國,老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jié)。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種說法是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規(guī)。
傳說古代的時候,人們把五月稱為惡月,五月初五為惡日,此日生的孩子為“五日子”?!拔迦兆印笔歉改傅目诵?,誰也不敢撫養(yǎng)。齊國的田文“五日子”,父親幾次要害死他,多虧母親保護,他才幸免于難。但父親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這天,他必須到外祖母親去“躲五”。田文長大以后,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為“端午”,說五月五日是個端端正正的吉利日子,此日生的孩子一律不準加害,也毋須到外祖母家去“躲五”。自此以后,便有了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