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20:00:48作者:佚名
哥窯瓷器是宋代的,燒造年代為南宋中晚期,產(chǎn)地為浙江龍泉。“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案绺G”還是中國五大名窯之一,哥窯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與發(fā)展對于中華民族的復(fù)興具有重要意義。
擴展資料
瓷器描述: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jié)合。經(jīng)染色后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
名稱由來:相傳宋代龍泉章氏兄弟各主窯事,哥者稱哥窯,為宋代名窯之一。窯名最早見于明初宣德年間的《宣德鼎彝譜》一書,內(nèi)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xù)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
瓷器特征:哥窯瓷器從色澤區(qū)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細(xì)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若置之于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wǎng)紋,其網(wǎng)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xì)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