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22:13:54作者:佚名
張衡發(fā)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瑞輪莢、指南車、計里鼓車、獨飛木雕、地形圖。張衡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shù)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并稱“漢賦四大家”。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自小刻苦向學,16歲后曾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游學。22歲時,張衡應南陽太守鮑德之請,做了主簿,掌管文書工作,從此步入仕途。58歲時被外調(diào)任河間王劉政的國相。公元139年,張衡因病逝世,終年六十二歲。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譽為“木圣”,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lián)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環(huán)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后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張衡——地動儀
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fā)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據(jù)《后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fā)動之機。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fā)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fā)生地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