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客體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食品衛(wèi)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身體健康權利。國家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頒布了一系列關于食品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建立起對食品衛(wèi)生的管理制度。而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就是對這一制度的侵犯;同時,在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無疑會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而,這種行為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利。
2、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在違反國家食品衛(wèi)生管理法規(guī),生產(chǎn)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行為。
所謂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本罪屬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上述行為,無論是否造成危害后果,即構成既遂。
“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指無任何營養(yǎng)價值,根本不能食用,對人體具有生理毒性,食用后會引起不良反應,損害肌體健康的不能食用的原料。如用工業(yè)酒精兌制白酒、用不能飲用的污水兌制醬油、用石灰摻進牛奶中,等等。
3、主體方面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任何單位以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既包括合法的食品生產(chǎn)者、銷售者,也包括非法的食品生產(chǎn)者、銷售者。
4、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獲取非法利潤的目的。過失不構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