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婦幼保健院入園體檢預(yù)約掛號流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18 10:49:03作者:智慧百科
【六祖禪寺】
六祖寺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四會貞山風(fēng)景旅游區(qū)內(nèi),原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歷史。于清嘉慶十四年重修時,六祖寺的建筑面積為600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墻杉木瓦結(jié)構(gòu)。六祖寺,整體為中軸線平面布局,分別由大門、前殿、后殿及左右輔以的廂房、廊廡及小巷構(gòu)成一體。六祖寺,四面環(huán)山,山勢峻俏,景色宜人。與六祖寺相鄰的山間,還有“六祖惠能池”、“佛堂頂”、“仙人路”、“爛布衣”等與六祖惠能當(dāng)年行跡有關(guān)的地名和山名。
【守望十方的阿育王石】
來六祖寺朝拜的信眾遠(yuǎn)遠(yuǎn)看到的是氣勢威武、守望十方的阿育王石柱,它慈靄不失威嚴(yán),靜靜俯瞰著穿梭往來于自己身畔的蕓蕓眾生。阿育王石柱的柱頭是雕塑出四只背對背的威武獅子,分別向著四個方向怒吼,獅子背上扛著一座巨大的法輪,象征佛教向四面八方傳播法音。獅子在頂端居高臨下,雄視一切。如來說法被喻為“獅子吼”。
【六祖八塔】
四會六祖成佛之地建造“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生平八塔”實(shí)際是將六祖惠能大師生平八塔“,實(shí)際是將六祖惠能大師生平的八個重要階段歸為八個部分展出,這八座塔由一座主塔和七座塔組合而成一座塔林,主塔高19.88米,直徑9米,另七座塔高13.88米,直徑6米。八座塔主塔名為”潛修成佛塔“,其他七座塔分別名為“出生塔”、“聞經(jīng)塔”、“得法塔”、“剃度塔”、“壇經(jīng)塔”、“涅槃塔”、“一花五葉塔”。
出生塔:描繪六祖惠能大師的出生背景和本人的童年成長經(jīng)歷。
聞經(jīng)塔:描繪六祖惠能大師初步聽聞?wù)ㄒ约皼Q心遠(yuǎn)行求法的青年歷程。
得法塔:描繪惠能大師在黃梅東山寺求法、聞法、得法的青年歷程。
潛修成道塔:描繪惠能大師因授衣缽,遭神秀一脈弟子捕殺并逃難嶺南的青年經(jīng)歷。
剃度塔:描繪惠能遁跡嶺南十六年期間隨緣教化蠻人并出山弘法之經(jīng)歷。
壇經(jīng)塔:以《壇經(jīng)》描繪惠能大師講經(jīng)弘法,度化眾生中的重要事件為主,講述惠能大師的壯年弘法經(jīng)歷。
涅槃塔:描繪惠能大師晚年涅槃前后的部分重要經(jīng)歷。
一花五葉塔:概栝惠能大師以下,主要法緣脈分五支的簡單宗派概要。八塔的落成將成為六祖寺享譽(yù)天下的標(biāo)志性建筑,六祖大師的禪法也必將影響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瞻仰八塔的人們,共同聚會在這片六祖成佛的土地上,我們——無比榮耀。
【六祖廣場】
【觀音殿】
以觀音為主尊的佛寺殿堂,因?yàn)橛^世音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表現(xiàn)一切佛的慈悲心、大悲心,是救世最切者,所以又命之為“大悲壇”。觀音殿或塑圣觀音像、自在觀音像,或供十一面觀音,或供千手千眼觀音,或供四十八臂觀音,等等。
【云水橋】
橋下流水湯湯,橋上帶似行云,穿過流線型的橋拱,映入滿目的莊嚴(yán)。
【六祖殿】
為緬懷六祖大師而建,六祖大師的禪法從此永駐于世。
【放生池】
百劫輪回在這里,接受了慈悲的救護(hù)來世應(yīng)做放生人。
【山門】
山門寺院正面的樓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天王殿】
天王殿是佛教寺院中的殿堂,一般是山門殿內(nèi)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左右兩側(cè)是四大金剛,彌勒菩薩像后供韋馱天尊。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正殿,也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包含萬有;雄者,攝伏群魔。因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zhèn)大千世界,故佛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指佛法僧三寶。
【鐘樓】
俗稱鐘撞堂、鐘堂、鐘臺、釣鐘堂。為七堂之一。即寺廟中懸掛梵鐘之堂宇。古時與經(jīng)樓相對,通常與鼓樓分居伽藍(lán)之兩翼。蓋鐘樓雖淵源于印度園精舍無常堂之懸掛頗梨鐘,依寺塔記平康坊菩薩寺條載,古制以鐘樓建于東邊。
【鼓樓】
懸掛鼓之建物。其位置在大殿或講堂之右,而與鐘樓相對望,故自古有“左鐘右鼓”之稱。鼓乃置于鼓樓最頂之處,法會之時,為僧俗集會之報(bào)時器具。我國現(xiàn)存最古之鼓樓為河南登封少林寺大雄寶殿前之 鼓樓,系建于元代大德( 1297?1307)年間。
【藏經(jīng)閣】
為提起世人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的正念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