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婦幼保健院入園體檢預(yù)約掛號流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3-30 19:24:21作者:佚名
無錫惠山古鎮(zhèn)文物古跡區(qū)和名勝區(qū)什么區(qū)別?
景點不同,具體來說,文物古跡區(qū)景點豐富一些,主要有:
名園-寄暢園
江南名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寄一份憂思,暢一份情懷,圓一段舊夢。寄暢園初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興盛于明萬歷至清康乾年間,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別墅式古典園林,1988年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也是無錫唯一的明代古典園林。
圖源:圖蟲 ID:288962633776889888
名泉-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原名漪瀾泉, 相傳它是唐朝大歷未年 (公元779年) ,由無錫縣令敬澄派人開鑿的。泉水來自天上,經(jīng)降雨至山上后,在烏桐砂巖石隙中流動過濾,經(jīng)松根浸淫,千巖滌濾,得日月精氣,含礦物質(zhì)多,水色清純,甘冽可口。
古寺-惠山寺
惠山寺廟園林位于惠山古鎮(zhèn)繡嶂街西端,惠山東麓,南鄰天下第二泉、華孝子祠,北毗寄暢園、二泉書院。由于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位列無錫十大叢林之首。
華孝子祠及四面牌坊
華孝子祠始建于唐朝,祀東晉無錫孝子華寶。門前立四面牌坊,俗稱無頂亭,木石結(jié)構(gòu),藻飾精美,系華氏宗族族表忠孝節(jié)義及科第的紀(jì)念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愚公谷
位于惠山寺之南,西傍天下第二泉,東臨秀嶂街,北與春申澗相接。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園主鄒迪光,無錫人,萬歷二年進(jìn)士,任湖廣提學(xué)副使。
二泉書院
位于惠山寺之北側(cè),寄暢園之西的聽松坊內(nèi)。由無錫人邵寶始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筑有點易臺、海天石屋等十五景,邵寶歿后,改為祭祀他的祠堂,先后在明萬歷、天啟,清順治、乾隆年間由官府及族裔修葺。
垂虹廊
此廊若“長龍臥坡”,得名“垂虹廊”。
碧山吟社
位于天下第二泉之南,垂虹廊終點處,春申澗以北。吟社始建于明成代十八年(1482),由秦旭等無錫十位詩壇耆英結(jié)廬龍縫泉側(cè),構(gòu)十老堂、捻須亭、濯纓亭、流馨亭、借山亭,鑿涵碧池,開芙蓉徑,辟古木坡。
萬卷樓
萬卷樓:尤文簡公祠舊址,祠主尤袤(1127年-1202年),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南宋四大詩人”之一。尤袤晚年,以抄書為樂,積至三萬卷,藏于萬卷樓。
漪瀾堂
始建于宋代,因宋代大文豪蘇軾吟有“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之句命名?,F(xiàn)存為清代重建的敞軒,歇山頂。
云起樓
云起樓:云起樓原是惠山寺僧房,根據(jù)清代詩人姜宸英“山取騰踔如龍,樓取變化如云”之意,起名為“云起樓”。此樓據(jù)高而筑,是遠(yuǎn)眺錫山風(fēng)景的最佳觀賞點。
聽松石床
聽松石床,又名聽松石、偃人石。石長1.99米,寬0.87米,高0.56米。天然平坦,呈褐色,有光澤。北端起翹若枕,可供人偃臥。石上有“聽松”等三段題刻。
御碑亭
為重檐歇山頂建筑。清乾隆六次南巡,途經(jīng)無錫,每次都寫下游歷惠山景物詩章,御碑東西南北分別刻有乾隆1751、1757、1762、1780年下江南游惠山寺時御書詩篇。
金蓮橋
金蓮橋:建于北宋末年,有800多年歷史,全長10.7米,寬3.4米,橋身東西向架于池上,是目前無錫地區(qū)最為古老的三孔石梁橋,因池內(nèi)種滿金蓮花而得名。橋南北兩側(cè)欄板雕刻壓地隱起“纏枝牡丹間化生”圖案。橋身南側(cè)中孔華版石的邊沿正中,鐫有“懋德堂李府”五字。
五中丞祠
五中丞祠:始建于明代,最早為周忱祠,自明萬歷年間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先后增祀南京右僉都御史海瑞、周孔教、湯斌、李星沅,改名為“五中丞祠”。
顧端文公祠
顧端文公祠:建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配祀顧允成。顧憲成(1550-1612),明代思想家,因創(chuàng)辦東林書院而被人尊稱“東林先生”。祠中有名聯(lián)“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p>
嵇留山先生祠
嵇留山先生祠: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主祀清嵇永仁夫婦 (發(fā)一品夫人楊氏)及其子、孫。嵇永仁,字留山.清耿精忠叛亂時,被俘不屈而死。
錫惠名勝區(qū)景點如下:
吟苑
位于龍光路之南,運(yùn)河?xùn)|路以西,面積2.5公頃,是無錫地區(qū)觀賞花卉盆景的專類園林。
中國杜鵑園
位于惠山東麓阿炳墓之左,建成于1981年。是一座以觀賞杜鵑花為主的專類花園,得景隨形,巧于因借,以杜鵑飾山,以建筑和山澗映帶景物。有躑躅廊、沁紅坡、心芳澗等景。曾獲國家設(shè)計獎。
阿炳墓
位于惠山東麓映山湖邊,左鄰中國杜鵑園。華彥鈞(1893—1950),又稱“瞎子阿炳”,民間音樂家,其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聽松》、《昭君出塞》等。
泰伯殿
位于映山湖之西北方,是建于清中期的至德祠的主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前筑有平臺,總面積約150平方米。 建筑風(fēng)格為三楹五架硬山式,整幢建筑雍容肅穆,古色古香,內(nèi)有泰伯銅像,史記事跡漆屏。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錫山施墩遺址
位于錫山之東南麓原動物園猴山,為無錫市文物遺址控制單位。1955年秋,出土漢墓,隨葬品有泥質(zhì)灰陶簋、鼎、鈁、杯及陶俑等。經(jīng)江蘇省文物管理部門考證,這是距今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之一。
惠山登山口
惠山,古稱歷山,為浙江天目山余脈,傍大運(yùn)河,鄰太湖,有九峰九塢,林泉優(yōu)美,尤以勝地名泉而揚(yáng)名。其周圍20公里,最高峰為三茅峰,海拔328.98米。據(jù)《蠡溪筆記》載,晉代開山禪師、西域僧人慧照來此傳播佛教,后人們用慧照的名字命山,稱慧山,慧、惠相通,惠山由此得名,有江南第一山之美稱。
錫山登山口
錫山,高74.8米,相傳周秦時代盛產(chǎn)錫礦,由此得名錫山。山頂建有龍光塔,為無錫地標(biāo)建筑。
龍光塔
屹立于錫山之巔,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1574),是無錫的文風(fēng)塔,也是城市標(biāo)志筑。1992年大修,加固飛檐和欄桿,將塔身改成深紅色,使塔更加挺拔端莊。2018年10月,龍光塔再次修繕,并于2019年5月竣工,修繕后的龍光塔塔高31.29米,總建筑面積244.77平方米。
映山湖坊
映山湖坊位于惠山古鎮(zhèn)景區(qū)內(nèi)錫山之西麓,映山湖東岸。金山石質(zhì),原坊位于錫山北麓,系秦氏貞節(jié)牌坊,建造于清代末年,五十年代移建于此。
門票不同:
文物古跡區(qū)+錫惠名勝區(qū):70元(包含寄暢園、天下第二泉、惠山寺、愚公谷等)
錫惠名勝區(qū) :10元(包含映山湖、錫惠名勝區(qū))。
購票入口:http://www.chinahuishan.com/index.php?c=article&a=type&tid=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