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3 09:16:51作者:佚名
1、在小麥成熟前這段時間里,仍然有3大病害需要預防,小麥能否取得高產,最后一波管理措施一定不能放松。
2、小麥銹病。小麥銹病危害重、易發(fā)生,是影響小麥大豐收的主要病害之一,具體又分為葉部銹病、條狀銹病和桿部銹病三種危害方式,可阻礙小麥進行正常光合作用,使小麥減產。小麥生長灌漿階段發(fā)生,嚴重染病的只剩下兩片旗葉,一旦蔓延到旗葉,會為小麥帶來毀滅性的損失。當下在黃淮部分小麥種植區(qū),已有農民朋友反映有條銹病發(fā)生,具體癥狀表現為:主要危害葉片,不過嚴重時小麥葉鞘、莖稈及小麥穗均可以染病。初發(fā)病時,葉片癥狀出現小白點,也就是局部失綠現象,而后產生黃色粉孢(夏孢子堆)。分辨方法:條繡顧名思義,病斑成條成行發(fā)生,葉銹比較雜亂,桿銹呈褐斑狀發(fā)生,這是對小麥三種銹病最精華的總結,農民朋友可以根據癥狀來判斷小麥得了哪種銹病。小麥銹病是那種可以漂洋過海來危害的那種,也就說靠氣流傳播,因此定期做好預防工作尤為重要。小麥生長期雨水多,感病幾率就大。其實,就現階段而言,防治小麥赤霉病較好的地區(qū),小麥銹病大多較少發(fā)生,因為像咪鮮戊唑醇或丙環(huán)苯醚甲環(huán)唑等,對小麥銹病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一旦銹病發(fā)生,化學藥物防治依然為最為有效的方式,最為理想的防治農藥,仍然以三唑類殺菌劑為主,比如戊唑醇+肟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嘧菌酯、苯甲丙環(huán)唑等,可以在當地農技部門的指導下,進行適量噴霧防治。
3、小麥白粉病。小麥白粉病和銹病相似,都是葉片上有霉狀病菌孢子,也屬于較好辨認的病害之一,主要以葉片染病,有明顯的白粉從點到片危害,從而影響光合作用,使小麥減產。小麥氮肥施用過多、小麥播種密度大、植株不健壯、氣溫在15-20℃及土壤干旱肥力不足時較容易發(fā)生。防治藥劑主要有:戊菌唑+醚菌酯、三唑酮以及其它三唑類殺菌劑為主。
4、小麥全蝕病。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可在苗期表現出癥狀,也可以在小麥生長中后期表現危害癥狀,如出現小麥成片發(fā)黃干枯現象,則多是小麥全蝕病危害。防治難點在于,小麥全蝕病可防不可治,也就是說只能通過小麥拌種和土壤處理的方式來減輕小麥全蝕病的危害,一旦發(fā)現病株,目前還沒有藥劑進行治療。小麥全蝕病防治的意義在于,當年不防治,來年依舊會發(fā)生,在同一發(fā)病區(qū)域,每年都有向四周擴大之趨勢。小麥發(fā)生全蝕病,預防可分為拌種和土壤處理兩種方式,如今市場上較常見的苯咯噻蟲嗪懸浮種衣劑,用這種拌種劑進行拌種,均可達到預防的效果。但發(fā)生嚴重區(qū)域,還應結合土壤處理的方式綜合治療。通過多年試驗觀察,對于小麥全蝕病較重的田塊,可增施有機肥,每畝用5克菌丹+枯草芽孢桿菌+中微量元素1000克配方組合,對小麥全蝕病防治效果有顯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