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27 12:07:06作者:佚名
1、趙孟頫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的基礎(chǔ)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2、外貌圓潤而筋骨內(nèi)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jié)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內(nèi)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學者不僅學其形,而重在學其神;
3、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書寫趙體時,點畫需圓潤華滋,但結(jié)構(gòu)布白卻要十分注意方正謹嚴,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點安穩(wěn)。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趙體的特點。另外,他書寫楷書時略摻用行書的筆法,使字字流美動人,也是趙體的特點之一。
4、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據(jù)《元史》本傳:“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可見贊譽很高。明人宋濂說,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gòu))書,中年學“鐘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文敏書多從二王(羲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tài)朗逸,則得之大令;至書碑則酷仿李北?!对缆础?、《娑羅》體。”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鐘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tǒng)上下苦功夫。
5、誠如文嘉所說:“魏公于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彼羌瘯x、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