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29 16:27:02作者:佚名
1、佛教
公歷紀元前后,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jīng)長期傳播發(fā)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于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qū)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云南地區(qū)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2、道教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chuàng)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后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chuàng)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jīng)》(即《老子》)、《正一經(jīng)》和《太平洞經(jīng)》為主要經(jīng)典。奉玉皇上帝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xiàn)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于洛陽上清宮。
3、伊斯蘭教
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開始由阿拉伯傳入中國,經(jīng)過長期的傳播、發(fā)展和演變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伊斯蘭教。它是中、阿人民間長期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傳統(tǒng)友誼的紐帶。唐、宋、元三代是伊斯蘭教在中國傳播的主要時期,迄止明代,中國先后有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東鄉(xiāng)、撒拉、保安等10個少數(shù)民族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各穆斯林民族的歷史文化、倫理道德、生活方式和習俗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伊斯蘭文化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交流融合,成為各穆斯林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并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寶庫。據(jù)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中國大陸10個穆斯林民族的總?cè)丝谟?759.7370萬人。遍布全國各省(區(qū))的大多數(shù)城鄉(xiāng),主要聚居于西北的新疆、寧夏,甘肅、青海,以及陜西、河南、河北、云南、山東、山西、安徽、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地區(qū),在臺灣、港澳地區(qū)亦有穆斯林分布,以大分散小集中為特征。凡穆斯林聚居區(qū),均建有規(guī)模不等的清真寺,形成以清真寺為中心的穆斯林社區(qū)網(wǎng)絡(luò)。中國穆斯林絕大多數(shù)屬遜尼派,遵行哈乃斐學派教法,新疆極少數(shù)為什葉派的伊斯瑪儀派。蘇菲主義各學派在西北地區(qū)有廣泛影響。歷史上,由于伊斯蘭教傳入各民族地區(qū)的時間、途徑以及各民族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又分為內(nèi)地伊斯蘭教(漢語系)和新疆地區(qū)伊斯蘭教(突厥語系)兩大系。
4、天主教
天主教與東正教、新教同為基督教的三大派別。天主教亦稱“公教”,原意為“普世的”和“大公的”。天主教拉丁文名稱為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直譯為“羅馬公教”,音譯為“加特力教”,意譯為“羅馬天主教”。16世紀傳入中國時,其信徒將所崇奉的神稱為“天主”,故在中國稱天主教。
5、基督教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tǒng)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tǒng)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