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01 09:25:40作者:佚名
公元前55年,在安息帝國的軍營中,一組士兵正在準備行刑。受刑的人犯,是個六十來歲、身穿羅馬軍官制服的老人。此人個子不算太高,身材卻很厚實,一張國字臉,高鼻深目、兩頰瘦削,眉宇間不時透露出幾分非凡的貴氣。但這位貴人看上去十分沮喪,灰頭土臉、形容憔悴。
未幾,行刑官下令動手。兵士們將犯人的姿勢固定好后,一位士兵將一盆業(yè)已燒熔、化為滾燙液體的黃金,徐徐倒入他的口中。犯人眼睛瞬間變得赤紅,口中冒出白煙,巨大的痛苦使他根本無法嚎叫,只能發(fā)出痛苦的嗚嗚聲……
查看大圖
這位身受酷刑而死的囚犯,正是羅馬共和國的執(zhí)政官、羅馬城首富、前三巨頭中錢最多、兵最廣的大人物∶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估計在咽氣的最后一刻他都想不到,算無遺策的自己,居然會落得這么個下場。
克拉蘇出生于公元前115年,家世十分顯赫。他爸爸老克拉蘇是貴族出身,有的是錢,并長期擔任元老院議員。公元前97年,老克拉蘇曾做過一任執(zhí)政官,還因軍功在羅馬城搞過“凱旋儀式”,堪稱文武雙全了。但是,富貴家庭出身的克拉蘇,并不是個百無一用的少爺羔子,他年輕時也受過不少苦。
從政治立場上講,克拉蘇父子屬于元老院一派,跟蘇拉的關系非常鐵。所以在前87年,蘇拉的政敵——馬略和秦納奪回羅馬城后,這爺倆飽受壓制,吃了不少苦頭,不過沒被殺也不錯了。馬略死后,秦納當了老大,貴族們的日子越發(fā)難過,28歲的克拉蘇無法忍受,直接跑到阿非利加投奔蘇拉去了。后來等秦納病死,蘇拉反攻意大利時,克拉蘇才重回羅馬。
查看大圖
作為首富之子,克拉蘇自然非常會做生意,不管是房地產買賣、貴金屬開采、礦產經營、奴隸貿易、還是放貸,克拉蘇無所不有涉獵,田宅財產不計其數(shù)。在當年,這也算是全產業(yè)覆蓋了。另外此君尤善管理,狠抓奴隸教育以求落實。他經常說,主人的一切事務都應該讓奴隸去做,而主人所要做的就是管理奴隸。這句話到現(xiàn)代,也堪稱企業(yè)管理的金句。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高貴又多金的一位大財主,做起人來居然特別低調,身上沒有絲毫“我是有錢人”的臭架子。無論你是高貴的元老、戰(zhàn)功卓著的將軍,還是落魄的乞丐、受人鄙視的奴隸,都能從克拉蘇那里得到溫暖的笑容、親切的問候、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援助,他還經常在家設宴款待平民百姓,廣施善舉。經商雖然為那個年代的貴族們所不齒,卻給克拉蘇贏得了窮人們“神明”般的崇拜,使他在社會各階層積累了巨大的人望。
這種作風并非是刻意作秀,而是源于克拉蘇奇特的價值觀。同當代的賈商巨富一樣,在原始積累完成后,克拉蘇最成功的生意,顯然是投資,而且是對人的投資。在他眼中的蕓蕓眾生,并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或恩怨情仇之分。他對人對事的評價標準只有一個∶前途與收益。
查看大圖
比如凱撒,他是秦納的女婿,按說蘇拉反攻時應該把他宰了。但老同志一眼就看出小伙子有前途,不僅不殺,還屢屢寬恕其抗命之舉,可見凱撒有多搶眼。正常來講,這顆馬略派的政治新星,對克拉蘇、龐培等一伙老人是有威脅的;同時,凱撒還風流成性,睡了克拉蘇的老婆。于公于私,克拉蘇都有充足的理由把他給鏟了。
其實凱撒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在遭到海盜劫持后,他十分相信克拉蘇正在咒他早死。然而,被戴上綠帽的克拉蘇非但沒計較,還出大錢幫凱撒搞執(zhí)政官競選;當凱撒因欠債過多被債主們扣住的時候,又是他親自出面,給凱撒做擔保解圍。就像老東家蘇拉一樣,他深信凱撒是匹難得一見的“獨角獸”。能把事做到這種份上,足見其思想之另類、眼光之長遠。
不過這么講,會讓讀者們產生一種克拉蘇只會搞政治投機的錯覺。其實無論用人行政,還是帶兵打仗,克拉蘇都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早在蘇拉反攻羅馬時,克拉蘇就做了他的右翼軍總指揮,并在前82年的科林門會戰(zhàn)中獲勝;到前73年時,他已貴為共和國法務官,成了國家二把手。而真正把他推到權力頂點的,卻是那位萬古流芳的斯巴達克斯。
查看大圖
公元前74年,震驚羅馬世界的奴隸大起義爆發(fā)。在斯巴達克斯的領導下,全國奴隸爭相歸附,義軍數(shù)量在一度擴張至12萬,他們南征北戰(zhàn)、攻無不克。起初,元老院認為這不過是幾十個奴隸在鬧事,癬疾之疥而已。結果羅馬軍屢戰(zhàn)屢敗,連大法官瓦里尼烏斯都吃了虧,貴族老爺們這才慌了神。
公元前72年,執(zhí)政官帕布科拉和克洛迪亞納斯親自上陣,率領兩支軍隊,共討伐斯巴達克。也是他倆命好,出兵的時候正趕上起義軍發(fā)生內訌,奴隸們在為逃去高盧還是留在羅馬而爭執(zhí)不休。這場分歧造成的結果,是三萬義軍脫單,在加爾加諾峰下被羅馬大軍全殲。
戰(zhàn)爭形勢瞬息萬變,兩位執(zhí)政官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們草率的將部隊分為兩部,準備前后包抄,把前來救援的義軍主力包了餃子,結果被斯巴達克斯一前一后先后擊破,300名羅馬俘虜被殺,祭了30000戰(zhàn)友的“亡靈”。之后,斯巴達克斯繼續(xù)率軍北上,擊潰了高盧總督卡修斯。
查看大圖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翻越阿爾卑斯山、抵達高盧之際,斯巴達克卻突然折返,率軍一路南下,抵達亞平寧半島最南端,并聯(lián)系當?shù)睾1I,準備乘船逃走。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現(xiàn)在已經無從考證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的元老院已經急到火燒眉毛了。為了徹底剿滅義軍,羅馬元老院再派克拉蘇出山,率領8個軍團共計4萬士兵,前往征討。
抵達戰(zhàn)場后,克拉蘇的軍團在首戰(zhàn)中表現(xiàn)的十分丟人,打敗了不說,不少士兵嚇得丟下武器就跑。克拉蘇眼珠子一瞪,馬上實行“什一格殺律”,殺了幾個人后,軍威為之一振!之后連線連勝,差點把義軍擠到海里。為了把事情做絕,克拉蘇派兵繞到義軍身后,挖了一條長約55公里、寬和深均為4.5米、兩端通海的大壕溝,溝上建了圍墻,以防義軍逃往意大利。
斯巴達克斯為了突圍,在部下面前親手殺了自己的坐騎,以示決心。起義軍用土和樹木填平了壕溝,強攻筑壘,突破了防線,但損失了約2/3的兵力。此時的斯巴達克是強弩之末,不僅克拉蘇不好對付,龐培軍團和盧庫魯斯軍團也即將到達意大利。他的和談請求也被克拉蘇拒絕,只有整頓軍隊,準備決戰(zhàn)。
查看大圖
在這場被稱為阿普里亞戰(zhàn)役的決戰(zhàn)中,包括斯巴達克斯在內的六萬名起義者戰(zhàn)死,約五千人逃往北意大利,被龐培消滅;六千名俘虜,被釘死在從羅馬城到卡普亞一路的十字架上。
有如此大功加身,克拉蘇和平定了馬略余黨的龐培一起,在前70年被任命為聯(lián)合執(zhí)政官。 但過了兩年舒服日子后,克拉蘇的政治生涯還是陷入了低潮。他的盟友龐培為鞏固自己的勢力,從前68年開始就跑去地中海打海盜,后來又到東方去接了盧庫魯斯的班,對付前來找死的希臘聯(lián)軍。
等他回到羅馬時,已經是7年以后。此時的共和國已亂成一團,物是人非不說,在前63年,還發(fā)生了一場想要推翻共和國的叛亂。龐培回來后,本想解散軍隊向元老院示好,結果人家瞪著鼻子上臉,既不承認他在東方的成就,也不肯給他的老兵分地??死K重組亞細亞稅收的計劃也遭到破壞。
郁悶的哥倆坐在一起,謀劃了好幾年,終于想出個辦法。作為反擊,克拉蘇與龐培合作,出錢出力,將愷撒推上了執(zhí)政官的寶座(前59年)。作為回報,愷撒許諾幫他倆撐腰,并在當選后威脅元老院,強行通過了支持二位前輩的立法。此后三人輪流坐莊,組成了一個不協(xié)調的“前三巨頭”。
查看大圖
合作初期,哥仨的關系還是不賴的,他們在執(zhí)政官的位置上輪流坐莊,還分別將西班牙、敘利亞和高盧的軍事指揮權據(jù)為己有,其實這就是幾個大軍閥在瓜分亞歐。但正是在軍事聲望上,克拉蘇與兩位伙伴產生了深深的隔閡。
像龐培,人家在東征期間,不光擊潰了本都、使亞美尼亞望風而降,還穿過黑海繼續(xù)北進,深入高加索山區(qū),降伏了伊比利亞和阿爾巴尼亞。并在南下途中順路吞并了塞琉古,大大延展了羅馬的東部邊界;凱撒也不孬,在前58年—前52年的一系列侵略戰(zhàn)中,他將萊茵河以西的所有地區(qū)都收入羅馬境內。
但克拉蘇又干了點啥呢?鎮(zhèn)壓奴隸起義并沒有擴大羅馬的疆域。此外,斯巴達克的人格固然偉大,卻并沒有顛覆羅馬的政治野心。他一直在四處輾轉,不是往北跑,就是往南逃,一塊根據(jù)地都沒有。動靜雖大,可并未使共和國體制發(fā)生動搖。消滅他,對緩過神的羅馬來講,并不算是很大件事。
查看大圖
于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為了能獲得能和兩位哥們匹敵的政治聲望,處于弱勢的克拉蘇決定再赴戰(zhàn)場,為羅馬開疆拓土!這個偉大的想法,讓一貫老謀深算的克拉蘇算錯了賬,要了他的老命。
公元前55年11月,克拉蘇奔赴敘利亞擔任總督,并準備討伐帕提亞。這個王國是在塞琉古和托勒密的戰(zhàn)爭中,趁機獨立出來的一個政權,位于伊朗西部,已經活了快200年??死K選它當靶子的用意很明顯∶一是效仿亞歷山大東征波斯,象征意義巨大;二是因為塞琉古已被龐培消滅,帕提亞正好堵在羅馬東邊,干掉它可以使羅馬的疆域再次東擴。
當克拉蘇在敘利亞修整兵馬時,亞美尼亞國王阿塔巴祖曾前來拜訪。國王提議克拉蘇揮師北上,取道亞美尼亞南下,直擊安息首都泰西封,并愿意出兵一萬助戰(zhàn)。但是克拉蘇不愿意,他不想繞路,他要橫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風風光光的長驅直入。一年多之后,克拉蘇帶上兒子和幾萬大軍,風塵仆仆的趕到了東方的千年古城——卡萊。
查看大圖
迎擊克拉蘇的,是帕提亞的貴族將領蘇萊納,他手上只有不到二萬騎兵。羅馬方面則有34000多名的重裝步兵、8000名混合輔助部隊,以及小克拉蘇率領的1000高盧騎兵。在兵力上,羅馬占絕對優(yōu)勢。想當年克拉蘇帶領四萬多人就消滅了兩倍于己的奴隸起義軍,如今對手數(shù)量連自己一半都不到,應該是手到擒來。
情況跟克拉蘇預計的似乎差不太多,行軍路上,所遇敵兵無不轉身就逃,撩的羅馬人志得意滿、心癢難耐。于是他們縱兵追擊,從春天追到了夏天,從森林追到了荒漠,從精神抖擻追到疲憊不堪,直到渡過幼發(fā)拉底河之后的某一天,追了幾個月的羅馬軍隊發(fā)現(xiàn),他們被帕提亞主力包圍了。
接下來的戰(zhàn)斗是災難性的。兩軍初步接觸后,蘇萊納發(fā)現(xiàn)近戰(zhàn)吃虧,馬上將軍隊后撤,隨即下令放箭。上萬名帕提亞騎兵將蝗災一般的箭雨,從四面八方招呼到羅馬軍團的頭上,一陣接著一陣,從不停歇。為防止射到一半把箭用光,蘇萊納還特地還調來幾支駱駝大隊,源源不斷的運箭而來,他是打定了主義要把羅馬兵全部射死。
查看大圖
以步兵為主、打慣了近戰(zhàn)的羅馬軍人苦不堪言,頭冒箭矢不說,他們進一步,敵人便退一步,退出去接著又射箭,十分的不要臉。看著盾牌被射穿,士兵們被射成篩子,一茬又一茬的倒斃在地,克拉蘇心急如焚,無奈之下,只能派自己的兒子率領五千步兵和一千鐵騎冒險突圍。
小克拉蘇的表現(xiàn)是十分英勇的,是毫不膽怯的,也是一往無前的。但他同樣抵擋不住箭雨的侵襲,在給敵人造成了極其有限的傷害后,敢死隊全軍覆沒。
在狂射了一整天后,胳膊累酸的帕提亞軍隊終于在黃昏收兵,回營休息去了。而此時羅馬軍隊的減員已達一半以上,失去兒子克拉蘇明白,大勢已去了。當天夜里,他丟下五千多傷員,帶領殘兵逃回了卡萊。那些被拋棄的傷兵,全被追擊而來的蘇萊納就地處決。
查看大圖
此戰(zhàn)過后,年僅30的蘇萊納一戰(zhàn)成名,但他并不滿足,還要求繼續(xù)進步。在獲悉克拉蘇準備逃回敘利亞的消息后,蘇萊納馬上放出風聲,詐稱要跟尊敬的羅馬統(tǒng)帥和談。此時的克拉蘇早已輸?shù)男捏@膽寒、心力交瘁、大腦失靈。聽到和談消息后,他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馬上答應不說,還安排親自接見。
結果就在談判當日,帕提亞士兵將卡萊圍的水泄不通,鳥都飛不出去。絕望的克拉蘇只好親自率兵突圍,結果自不待言,被活捉后不久便慘遭殺害。而他帶來的四萬多大軍,只有不到一萬逃回了敘利亞。
所謂灌金而死,有可能是后代史家的訛傳,但克拉蘇的腦袋確實成了帕提亞用來嚇唬的亞美尼亞的工具。雖然死的很丟人,也不能因此就斷言克拉蘇是個草包,他只是用錯了自己的天份。比起軍事統(tǒng)帥,他更適合做個運籌帷幄的政治家,如果不是被開疆拓土沖昏了頭腦,克拉蘇能發(fā)揮出的能量也許會更大。
查看大圖
最后說句放馬后炮的話,假如克拉蘇當初肯聽阿塔巴祖的勸,就算是敗,也不至于敗的如此不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