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09:32:52作者:未知
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他在多個高校擔任過校長,還曾經擔任過北京大學的校長。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蔡元培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歲開始讀書,十七歲考取狀元,十八歲設館教書,這是粗略的蔡元培簡介。
以下是蔡元培簡介的詳細版。蔡元培生命最初的十幾年都是在私塾度過的,大量的閱讀為他以后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文學功底。一般來說,時代的交替階段各地的文化交融匯合,是文化最為興盛的時期。蔡元培恰好趕上這樣一個時代,在學習能力最為旺盛的時候接觸到了西方文化。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使他的思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他以后的新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他一路考來從秀才到舉人再到貢士,最后經殿試中進士,進了翰林院。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他解除了和第一任妻子的關系,并和自己的學生結為夫妻。辛亥革命時期,他積極地開展革命活動。
后來,他將自己的余生都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改革上。他聘請新興骨干教師特別是留學歸來的人來學校講課,著重教育的改革。在北大任職期間,他不僅改革了學習制度,還革新了北大“自由、學術”的學習風氣。
抗日期間,蔡元培積極動員抗日,呼吁國共應該合作,聯(lián)合抗日。他還和國母宋慶齡、魯迅等人發(fā)起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還曾積極營救共產黨員。就是這樣一個有愛國情操,有改革覺悟,有自由靈魂的人,最后在香港病逝,很多人都前來吊唁他。
蔡元培一生有過三任妻子,總共生育五個兒子兩個女兒。蔡英多和蔡威廉分別是蔡元培的兒子和女兒。我們從蔡元培子女的敘述中能夠感受到他們父親蔡元培的教育家思想。
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是蔡元培創(chuàng)立的杭州國立藝術學院。中國美院舉辦了蔡元培逝世周年活動邀請了已經年界八十的蔡英多參加。蔡英多,第三任夫人所生。在蔡元培移居至香港后留在了香港生活。蔡英多回憶起父親的印象是在他十多歲的時候,父親教育他臨摹字帖讀書寫字的事情,父親死前囑咐子女學習實業(yè)科學,因此蔡家子女并沒有當官之人。
蔡威廉是蔡元培的長女,曾跟隨父親多次在歐洲居住,后來在國外的藝術學院獲得學位,回到中國曾在國立藝術學院擔任教授。蔡威廉是國內第一個女性油畫家,開拓了中國近代史中的女性藝術領域。她在杭州時期創(chuàng)作了徐多的女性革命人物畫,為近代油畫藝術作出了貢獻。然而由于當時的內亂出現了大量的派系斗爭,蔡威廉和丈夫被迫逃亡昆明過著窮苦生活。蔡威廉在生下第三個孩子的時候由于營養(yǎng)不良貧窮窘迫,最后失血難產未得到救治而死,時年35歲。
蔡元培子女大多遵循父親教誨,自小習得文化,在學問造詣上都不俗。只是當時的祖國時局內亂,使得蔡元培子女經歷坎坷。在動亂平息后,國家重新恢復了蔡元培的身份地位,蔡元培子女也因此受到些微庇護免于流離失所。
蔡元培作為中國教育事業(yè)革新的第一人,一生都在做學問,年過半百依然在為教育事業(yè)奔波。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單身漢,相反他結婚三次,并且每一段感情都很舒服。蔡元培后人絕對有,因為他直系的兒女就有七個。
蔡元培的第一位夫人王昭是舊時代的女子,所以在蔡元培的紀錄片或者故事里,這一段描述的不多。但是蔡元培后人卻覺得不妥,因為王昭雖然是舊時代女子,但是見識廣,在蔡元培身邊十多年,二人也是在摸索中過日子。最后蔡元培受不了王昭的封建習氣,還寫了公約跟妻子分享學習,這樣一弄夫妻倆反倒有了戀愛的感覺,但是同年王昭病逝了。之后蔡元培為了應付不斷上門來說親的媒人,立了分驚世駭俗的“征婚啟事”,雖然放現在來說很正常。至此他找到了自己第二任妻子黃仲玉,二人日子過得也是幸福,但是最后妻子同樣是病逝。第三人妻子是一直崇拜蔡元培的一位學生,二人相處23歲,但是結婚之后相當甜蜜。
如今他的后代如果還活著,肯定都有孫子輩了。2010年的時候年近80多歲的蔡英多在父親建立的中國美院面前回憶父親。他對父親的印象不深,因為在他十多歲的時候,因為國內形勢混亂,他跟母親避難,那時候父親臥病在床沒有辦法跟他們一起走。所以蔡英多對于父親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十多歲。但是仔細觀察蔡元培后人,不難發(fā)現,沒有一人做官。這是因為蔡元培在生前叮囑過子女們:以后要從事實用的學科。可見當時的蔡元培希望子女們可以實業(yè)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