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6 14:59:02作者:未知
今天奇妙奇聞小編為大家?guī)砬∵x狀元的有趣事件,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好大喜功乾隆帝
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君王之一。之所以最高,一來在于乾隆初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發(fā)展達到最后一個巔峰,二來則要歸功于小說家們的積極宣傳。
歷史上的乾隆帝以好大喜功著稱。乾隆帝確實有一定的聰明才智,加上有幸成為清帝國的最高掌舵人。因此,乾隆帝借此機會開始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這些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文治方面。乾隆帝開始修書,并且頻繁創(chuàng)作詩歌,根據(jù)專家統(tǒng)計,乾隆帝一生共計創(chuàng)作詩歌四萬多首。四萬多首詩歌是個什么概念?人一生倘若活一百歲,并且出生當(dāng)天就會作詩,一天做一首,也不過三萬六千五百篇。而乾隆帝一生作詩四萬多首,可見一天作詩十幾首的情況是司空見慣了。因此個人懷疑:乾隆帝的這些詩,自己做完后,能記得幾首?
武功方面。乾隆帝在位期間參與了十場戰(zhàn)爭,即乾隆帝津津樂道的“十全武功”。
白卷狀元
乾隆帝在位期間,曾經(jīng)有次科舉考試。選拔出的頭榜進士中,前兩位才華方面旗鼓相當(dāng),但是狀元只能有一個。
于是乾隆帝對兩位進士出了一幅上聯(lián):煙鎖池塘柳——這個上聯(lián)在描繪一幅美麗畫卷的同時,還隱藏了五行因素,因此要求下聯(lián)也要符合這一點。
甲乙二進士面對這一問題,甲進士很干脆表示:太難,太難,對不出來。主動表示放棄。
而乙進士則冥思苦想、沉吟半天,才表示想不出下聯(lián)。
正當(dāng)周圍大臣以為乾隆帝會另出題目的時候,乾隆帝表示:欽定甲進士為狀元。
而這個故事,信息量很大,如果仔細(xì)挖掘,會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佐證了乾隆帝的好大喜功,同時也為大清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原因探究
個人感覺,從態(tài)度上說,正如魯迅先生所講:中華民族能延續(xù)至今,靠的正是埋頭苦干的人。
故事中的乙進士,雖然也沒能答出下聯(lián),但是,他是在經(jīng)過一定的努力、一定的嘗試以后,見確實找不到合適下聯(lián),才表示放棄,這種知難而上的態(tài)度,值得鼓勵和贊揚,這也是一種埋頭苦干的精神。
而甲進士,就因為難而不做任何嘗試,就放棄了答題,這種取巧心態(tài)一旦形成風(fēng)氣,無疑會敗壞幾代人。而甲進士主動放棄答題,無疑滿足了乾隆帝的虛榮心——乾隆帝會覺得:自己出的題目就是天下第一。因此,乾隆帝才欽點了甲進士為狀元。
乾隆帝作為大清的國家象征,他的這個舉動,無疑起到了導(dǎo)向作用,最終,乾隆一死,嘉道中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