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7 22:02:45作者:佚名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奇妙奇聞小編一起走進(jìn)了解宇文成祥的故事。
在《興唐傳》中,有一個比較有看點的廢物,此人出身非同一般,他的爸爸是大隋朝只手遮天的權(quán)臣,宇文化及。他的哥哥更是隋唐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墒牵兄@樣背景的人,卻成了宇文家族中的奇葩,論心眼,他比不了他爹;論勇武,跟他哥差得更遠(yuǎn)。再加上常年肆無忌憚地花天酒地,導(dǎo)致這個家伙的腦子和身體全部沒掏空,成了一個要本事沒本事,要健康沒健康,要智商沒智商的“三無子弟”,他的名字叫宇文成祥。但是,就宇文成祥這么個人,竟然還想著像兄長一樣,在戰(zhàn)場上揚(yáng)名立萬,殺敵立功,并且還煞有介事地弄來一把所謂的三尖兩刃刀,可是他那個刀,只有尖和刃,刀頭比槍頭寬不了多少,說是“三尖兩刃槍”更合適。
比他的武器更扯淡的是,他的盔甲,因為此人身子骨實在太單薄,根本頂不起金屬的頭盔,扛不動金屬或獸皮的護(hù)甲,可是他為了追求威風(fēng)凜凜,殺氣騰騰的效果,竟然不知羞恥地,在制作殯葬用品的冥衣鋪里,買了一套需要“燒”給另一個世界的紙盔甲,這套盔甲最大的好處就是全用金光紙張打造而成,看著特別亮眼??沙酥?,作為盔甲最基本的防身功能,是一點都不用指望了。這個三無子弟,之所以弄了這么身行頭,主要是因為,他竟然真的得到了上陣殺敵的機(jī)會,因為秦瓊他們在瓦崗山的勢力越來越強(qiáng),還打敗了靠山王的征討大軍,更是破了楊林的看家本事,一字長蛇陣。所以,隋煬帝楊廣派出了第二路大軍,在宇文化及的建議下,由昌平王邱瑞掛帥,邱瑞一看自己被老賊算計了,就提出,要帶著宇文成祥當(dāng)全軍的副先鋒。
本來宇文化及是不想派兒子去的,他也太清楚自己的二兒子實在是跟老大宇文成都差得太遠(yuǎn)了,可是宇文成祥早就想追趕哥哥了,所以他堅持要去,沒辦法,也只能由著這個孩子了。結(jié)果,到了戰(zhàn)場上,這個宇文成祥還真是制造了大量的意外和“驚喜”!因為瓦崗軍師徐茂功一看宇文成祥這個德行,再一打聽他的身份,立刻想到了一條妙計,得活捉此人,有大用處。就憑宇文成祥的本事,瓦崗虎將們,打死他容易,活捉他難,因為看他穿那身紙盔甲,就讓人又可氣又可樂,任何一位正常的將領(lǐng)上去,只要一招,他就不可能接的住,不死也得重傷,那樣的話,就算抓住活的,他也很難救活,萬一小子點正,再跑了,也就徹底不敢再露面了,想抓他也就不可能了,所以,必須使個萬全之策,才能活捉宇文成祥。
徐茂功的辦法就是,先派山上的大將陸續(xù)跟他單挑,而且要全部裝著敗給他,只有這樣,宇文成祥才會被迷惑住,更沒有自知之明地認(rèn)為自己本事大,把他這個“盲目的自信”培養(yǎng)好以后,他肯定會主動挑戰(zhàn)瓦崗群雄,而且在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狀態(tài)下,即使戰(zhàn)敗了,都會認(rèn)為自己不過是偶然失手,所以那時的他,就算吃一次虧,也會歸結(jié)為運(yùn)氣不好,不會主動逃跑避戰(zhàn),只有那種狀態(tài)下,生擒他才有絕對的把握。于是,瓦崗山上的諸位猛將們,就開始輪流跟這個穿紙盔甲的“怪胎”玩耍起來了,從五虎大將到步下奇?zhèn)b,分別是:單雄信、謝映登、王君可、尤俊達(dá)、王伯當(dāng)、齊國遠(yuǎn)、李如圭、袁天虎、李成龍、侯君集,一共正好十個人,他們都是跟宇文成下打兩下就跑,邊跑邊說“敵將太厲害了,嚇?biāo)牢伊?”——徹底忽悠了宇文成祥。
這一系列“成績”讓宇文成祥徹底相信了自己的本事,迷戀起了自己的功勞,可以說攆他回去他都不干,整天跟邱瑞老將軍請令上戰(zhàn)場。邱瑞也沒辦法,也懶得理他,盡管不知道瓦崗軍什么目的,但是總覺得這個廢物,早交代早利索。于是在第十一仗開始之前,徐茂功也覺得機(jī)會可以了,便主動叫來單雄信,問赤發(fā)靈官,能否完好無損地活捉宇文成祥。單雄信自從第一仗假裝敗給這家伙后,早就憋著一口氣了,立刻跟軍師立下約定,自己打他,要是用兵器都算自己輸,從此后,赤發(fā)靈官這個綽號都沒臉再叫了!徐茂功等的就是他這句話,自然下令單雄信去活捉宇文成祥,結(jié)果還真是不出所料,單雄信根本沒摘金釘棗陽槊,面對著對方的“三尖兩刃槍”向自己看來,一身左手把刀桿就抓住了,往懷里一帶,再一身右手,直接把這個大飯桶拽到了自己懷里,生擒活捉,就這么簡單。
原來,徐茂功想要活捉這小子的目的,是為了拿他作招降昌平王邱瑞的催化劑,只有抓住了他,才能逼反邱老將軍。最終的結(jié)果,也自然不出所料,開隋九老之一的邱瑞,沒多久就因為沒保護(hù)好宇文成祥的原因,得罪了宇文化及,也就只能被逼上瓦崗山了。其實,這個故事明顯就像個笑話一樣,在歷史上是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但故事的背后,卻折射出了一個非常常見的道理,甚至可以說是教訓(xùn),那就是,當(dāng)我們遇到眼下有著特別容易拿的好處的時候,一定要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本事?lián)七@個好處,因為很多騙局,都是從先給甜頭開始的,就像有一句話說的一樣:天上不會掉餡餅,那不是圈套,就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