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8 11:26:43作者:未知
今天奇妙奇聞小編就給大家?guī)韯⒉疁氐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即使是開國君王也不可能阻止這種事情的發(fā)生,他們所做的不過是為后人留下一個盡可能高效、運轉(zhuǎn)優(yōu)良的國家機器。因為,歷代王朝都無法永恒傳承,所以,民間也就開始流傳各種關(guān)于王朝更迭的傳說。好比,唐代有關(guān)“推背圖”的演繹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
據(jù)說,袁天罡和劉淳風演繹唐朝的國運,不斷推演,最終入了迷。他們一路推算到了武則天的將來,看到了安史之亂,看到了唐朝最終的滅亡,甚至,還看到了中國未來幾千年的國運起伏。關(guān)于推背圖的傳說在民間一直非常流行,以至于,明朝也出現(xiàn)了一個袁天罡式的人物。
作為朱元璋的重要謀士,劉伯溫成為了百姓眼中的明代袁天罡。人們相信劉伯溫可以預(yù)知未來,于是,便給他編造了一個預(yù)測國運的故事:
當年,朱元璋定鼎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作為帝國的締造者,朱元璋君臣對于國家的命運非??粗亍6煸昂茉缇椭绖⒉疁鼐邆漕A(yù)知未來的能力,所以,他便向劉伯溫詢問有關(guān)明朝國運的事情。劉伯溫是開國元勛之一,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在皇帝的垂問下,他不能不老實交代。
劉伯溫對于天文地理以及數(shù)學風水等學問無所不精,尤其在玄學讖緯之道上更加有造詣。既然,皇帝問起了國家的命運,作為大師的劉伯溫不可能不去回答,更不可能只說一些綿延萬世、福澤長久的套話。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為大明測算命途。
他對劉伯溫說:“世間哪里有什么萬年王朝,萬年天子?朕赦愛卿無罪,愛卿不防為朕據(jù)實以聞!”據(jù)說,當時劉伯溫在心中推算了很長時間,然后,對朱元璋說:“大明王朝的國運應(yīng)該會‘遇順而止’”。朱元璋聽到劉伯溫的答案以后,沉吟良久,然后長嘆一聲,遂手書“遇順而止”四字數(shù)遍才曰:“三百年亦足矣!”
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劉伯溫測算大明國運的故事。
然而,在這則故事中同樣有一個困擾后人的謎團——什么叫做“遇順而止”呢?
對于這個問題,恐怕很少有人能給出正確答案。大凡讖緯之道,答案一定是模棱兩可的。劉伯溫所謂的“遇順而止”也具備這樣的特性。我們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句話都可以說得通。
首先,如果從字面意思的角度來理解,“順”即順從的意思。也就是說,當大明三百年的國運耗盡依舊,自然而然就會滅亡,這是順理成章的結(jié)束。
其二,如果從玄學的角度去看,當年李自成的政權(quán)名叫“大順”。闖王最終打進北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終結(jié)了大明王朝。于是,也可以將這個“順”理解為李自成的大順政權(quán)。也就是說,如果李自成的大順政權(quán)建立,那么,大明的國運也就到頭了。
最后“順”還可以理解為清朝皇帝的年號“順治”。順治是清朝入關(guān)以后的第一個皇帝,清朝既然已經(jīng)建立了政權(quán),并且,制定了年號,那么,大名自然也就被取代,大明的基業(yè)自然也就到此為止。
所以說,我們從這三個角度理解遇順而止都是合理的,都能夠邏輯自洽。但是,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我們必須要明白,所謂的“遇順而止”的傳說,其實,最早是在清朝人鄧士友的典籍《國朝要典》中發(fā)現(xiàn)的:“高廟命伯溫,卜歷數(shù)之長短。伯溫卜之曰,遇順而止?!?/p>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所謂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后來的清朝統(tǒng)治者為了給民間百姓洗腦,解釋自己奪取明朝政權(quán)的合法性,不能真的以為劉伯溫具有通天徹地的能耐。
其實,我們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既然,劉伯溫能夠知曉那么多未來的事情,那么,明朝的君王們?yōu)楹芜€要那么努力地鎮(zhèn)壓一波又一波的叛亂呢?既然天命已經(jīng)給出來了,那么,只要順從不就可以了嗎?所以說,所謂的陰陽讖緯其實都是愚民的把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