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8 19:23:34作者:未知
提到宦官,大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凈身”后進入宮廷服役的特殊男性,其主要生理特征是生殖能力喪失、胡須脫落、聲調(diào)尖細?;鹿俸蛯m廷中的宮女,雖然分工不同,但都是負責侍奉君主及其家族的日常生活和宮廷服務等雜役,是古代宮廷中地位最低下的使役人員。
帝王后妃及皇室家族、宦官和宮女,是生活在封建宮廷中的主要群體。其中,帝王后妃及皇室家族是服務對象,宦官和宮女是服務人員。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古代皇室宮廷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女性群體——她們也為君主服務,地位卻比一般的宮女要高,并不直接從事灑掃、值守等日常雜務;她們可能會隨時受到君主的臨幸,卻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嬪妃。換言之,她們是宮廷中介于后妃和宮女之間的一個夾層群體,即宮廷女宦官。
今天,我們就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了解一下宮廷女宦官的日常生活。
女宦官制度的歷史沿革及基本職責。女宦官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奇特產(chǎn)物,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jù)現(xiàn)有史料,早在3000多年前,女宦官制度就已經(jīng)存在。歷史上對女宦官的稱呼并不相同,有的直接稱作宦人,也有的稱之為彤史、女官、女史、女學士等。如《南史》記載:“以宦人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后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此處的袁大舍就被明確稱作宦人,即女宦官。
女宦官的職責在不同朝代略有區(qū)別,主要是協(xié)助皇后管理后宮日常事務和宮女?!吨芏Y·天官·女史》中稱:“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nèi)治之貳,以詔后治內(nèi)政?!逼渎氊熤饕秦撠熡嘘P(guān)王后禮儀事務,協(xié)助王后治理后宮內(nèi)政;《禮記·內(nèi)則》載:“為宮室,辨內(nèi)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nèi),深固宮門,閽寺守之?!蹦谢鹿僦饕撠熗馔?,女宦官負責內(nèi)廷,對男宦、女宦的分工規(guī)定十分明確。
漢朝和隋唐時期,女宦官的職責范圍有所擴大,記載越來越詳細。除了協(xié)助皇后管理后宮事務外,漢代規(guī)定,“女史彤管,記書功過”“女御序于王之燕寢”(《后漢書》)女宦官主要用紅管筆(故稱彤史)記錄內(nèi)廷的指令和功過,負責皇帝的寢息次序安排,記錄皇帝后妃的寢息起居等日常生活。
到隋唐,宮廷內(nèi)專門設(shè)置了由女宦官管理的六局,即: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工局。內(nèi)設(shè)二十四司,主要負責后宮文書司簿掌錄、禮儀安排、服裝飲食、皇帝寢息起居記錄等日常事務。
女宦官的主要來源構(gòu)成。明天清初經(jīng)史學家毛奇齡在《勝朝彤史拾遺》中記載的比較清楚:“彤史者,后宮女官名也,其制選良家女子之知書者充之,使之記宮闈起居及內(nèi)廷燕褻之事?!笨梢?,女宦官一般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礎(chǔ)的良家子女擔任。
女宦官一般多才多藝
從現(xiàn)有史料分析,宮廷女宦官的來源主要有四個:
一是選拔進宮。歷史上大多數(shù)朝代的君主,都要從民間挑選一定數(shù)量的美女充實后宮。這些從全國各地挑選的美女,只有最美的一部分能成為有名份的妃嬪。被挑選剩下的,皇室會根據(jù)需要,按一定標準要求,選留一部分留在宮中待詔,其中才貌雙全者,成為女宦官,負責管理宮女。
二是下詔進宮?;实鄢鲇谀撤N需要,對一些有才藝的女子,直接下詔令其進宮。如西晉才女左芬(才子左思之妹),雖然長相丑陋,但才華橫溢,擅長詩文,晉武帝司馬炎聽說后,特意下詔召其進宮,負責應詔吟詩作賦。后被封為修儀?!胺疑俸脤W,善綴文,名亞于思,武帝聞而納之。泰始八年,拜修儀?!?《晉書》)
三是自愿主動進宮。如唐朝宋若莘五姐妹,個個才華出眾,為了揚名顯親,為家族爭光,發(fā)誓不嫁凡夫俗子,自愿進宮施展才華,經(jīng)昭義節(jié)度使李抱真推薦后,唐德宗李適下詔將其納入宮中,封為女學士。
四是因罪牽連罰沒入宮。最出名的當屬唐朝中宗時期的才女上官婉兒,因受家族犯罪牽連,自小被罰沒宮中為奴,后因聰明好學、文采出眾,被武則天封為“內(nèi)舍人”,成為女官。唐中宗復位后,又被封為昭容。
女宦官的身份性質(zhì)及命運演變。前文介紹,女宦官的基本職責是協(xié)助皇后管理后宮事務和普通宮女,但通過女宦官的來源構(gòu)成和身份演變,不難看出,女宦官除了是普通宮女的管理者,還具有多重身份性質(zhì):即以身侍君的附庸、以才侍君的玩物,參與朝政的女官,這些特殊身份也注定了女宦官的人生命運充滿悲情、凄涼。
以身侍君的附庸身份。君主專制下的皇室宮廷,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女宦官作為為帝王宮室服務的宮廷女性,和后妃、宮女一樣,都是皇帝的附屬品,只要皇帝愿意,都要隨時接受“臨幸”。一些深受皇帝寵幸的女宦官,也會因此步入后妃之列。
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朝憲宗時期的萬貞兒。萬貞兒四歲時因家族連累進宮,長大后成為一名女宦官,負責照料太子朱見深的日常生活,深得朱見深寵愛。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后,多次想封其為皇后,后因太后及朝臣激烈反對,只好將其封為皇貴妃,明憲宗在位二十多年,對萬貴妃一直寵愛不衰。
以才侍君的玩物身份。像萬貴妃這樣,以身侍君,從普通女宦晉為貴妃并一生受寵直至善終的畢竟是少數(shù)。歷史上不少女宦官因才學出眾被選入宮,都是統(tǒng)治者出于某種喜好,而將其作為自己的玩物。
以前面提到的晉朝才女左芬和宋氏五姐妹為例。左芬因相貌丑陋,雖然被晉武帝主動召入宮中,但只是為晉武帝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工具,“帝重芬辭藻,每有方物異寶,必詔為賦頌”,“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羸多患,常居薄室”(《晉書》),雖因才學出眾被封為貴嬪,但終其一生,也沒受到過武帝的寵幸,最終郁郁而逝。
宋氏五姐妹也是命運多舛。德宗重視其文才,不和其他宮妾一樣對待,而是稱呼其為學士先生。每次和侍臣作詩唱和,德宗必將五姐妹帶在身邊。入宮不久,老三宋若倫、老五宋若荀就早早病逝;老四宋若憲受寵一時,后因參與朝政被誣陷賜死,家族皆受連累;老大宋若莘和老二宋若昭雖然善終,但一生沒有愛情、沒有家庭,孤獨終老,著實難言幸福圓滿。
參與朝政的女官身份。女宦官生活在宮女和帝王后妃之間的夾層中,特殊的身份地位,給她們提供了參與朝政的空間。特別是遇到女主臨朝或皇帝昏庸怠政時,她們也會和男宦官一樣,借機參與朝政,一時看起來風光無限,但也往往給自己的人生埋下悲劇禍患。
前文提到的唐朝女宦上官婉兒,因得中宗李顯寵幸,掌管內(nèi)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權(quán)傾一時?!爸凶诩次唬至顚U浦泼?,深被信任”《舊唐書》期間與韋后、武三思等人串通一氣,專權(quán)干政,甚至偽造詔書,發(fā)動政變,終因事敗被誅。
與之類似的還有北齊女相陸令萱。因受后主高緯寵幸,官之女侍中。后與宦官和士開、丞相高阿那肱等奸佞之臣勾結(jié)一氣,殘害忠良,專擅朝政,導致北齊兵敗亡國,權(quán)盛一時的陸令萱自知罪不可赦,只好自殺身亡。
女宦官作為君主專制制度下的奇特產(chǎn)物,無疑是皇室宮廷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雖然不同朝代其身份、地位不同,個別女宦官甚至位極一時,但說到底她們都是封建皇室的奴才、玩物和封建社會的犧牲品。絕大多數(shù)女宦官,從進宮之日起,就像一具僵尸,生活在缺乏感情和婚姻家庭的封閉環(huán)境中,孤獨一生、寂寞一生,凄涼一生,這是她們的悲劇,也是封建社會腐朽體制的畸形產(chǎn)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