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0 11:27:04作者:佚名
一、鹿圖騰
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奔于荒野,獵人們趕走了狼,帶回了男孩,不知他為何人所生,便起名為“沙魯”。及其能言,沙魯能聽懂各種動物語言;及壯應(yīng)征入伍,隨成吉思汗征戰(zhàn)。
一次宿營,沙魯聽到狼嚎,便告訴頭領(lǐng)有洪水之災(zāi),必須易地扎營。果然夜間風(fēng)雨交加,原營地被洪水淹沒。從此,凡夜間宿營,頭領(lǐng)問沙魯便知吉兇。
從上述歷史記載和民間流傳的狼童傳說看,蒙古人存在著狼圖騰崇拜的觀念顯而易見。
鹿,柔順而善于奔馳,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對其產(chǎn)生祟拜之情,此點史書不乏記載。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qū)魔鎮(zhèn)邪。
內(nèi)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qū)薩滿巫師(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制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所以“蒼狼白鹿”這一對蒙古先民曾經(jīng)起過巨大凝聚力的圖騰神話,在《蒙古秘史》中被記載下來,彌足珍貴。
從圖騰制的發(fā)展來看,最古老的圖騰是“原生態(tài)圖騰”,每個氏族只有一個,而且是存在于他們周圍環(huán)境的實有之物,如狼、鹿這樣的圖騰實體。在兩種生產(chǎn)(物質(zhì)生產(chǎn)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斷有所發(fā)展的情狀下,氏族之間必然發(fā)生沖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
血緣家庭受到極大沖擊,終至瓦解。族外婚導(dǎo)致圖騰崇拜發(fā)生變化,‘準(zhǔn)原生態(tài)圖騰’應(yīng)運而生。準(zhǔn)原生態(tài)圖騰實際是氏族由單一圖騰向母系圖騰和父系圖騰兩峰對峙的過渡,開始后者不占重要位置,等到人們更重視父系圖騰時,便邁入了原始社會后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時期。
“蒼狼白鹿”雙峰對峙而又以夫攜妻的形式出現(xiàn),可見是蒙古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存在的圖騰形式。
二、熊圖騰崇拜
一個女人與一只熊相遇,并逐漸熟悉接近,后來這個女人生下了與熊相似的幾個孩子,把孩子養(yǎng)大后,她又回到熊那里。
臨行前留下話:“三年內(nèi)不要殺熊,那樣做就等于殺死我?!钡呛⒆觽冞€是違背了母親的告誡,第三年頭上殺死了一只熊,當(dāng)剖開熊腹時,競看到那女人的乳房在里面。
三、芒牛圖騰崇拜
芒牛圖騰崇拜也是布里亞特蒙古人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亞特史》便記載了有關(guān)布里亞特古史的神話傳說。
相傳降生于布里亞特的名叫“阿旭干”的“依都干” (女巫)在貝加爾湖漫游時,看見一只芒牛在湖邊口噴泡沫嗥叫。心想:“這不是我的一般際遇,而是天賜良緣”,便與芒牛交。
不久,依都干生二男,兄名布里亞太,弟叫浩日太。布里亞太在山頂叢林行獵時,遇一女為妻,生二男,兄叫依黑日持,弟名寶拉嘎特。
由依黑日特和寶拉嘎特繁衍生息的子孫們,在罕山叢林里總是口念:“芒牛那額(王)父親,灌木叢哈屯(后紀(jì))母親”,并流傳著向上蒼獻灑鮮奶以求保佑的獻祭儀禮,至今生息于貝加爾湖的一些部族中尚有此俗。
一芒牛崇拜神話傳說(天子芒牛那顏)也是敘述芒牛那顏和依黑日特、寶拉咳特的起源的。傳說芒牛那額本是天之子,然而他披著芒牛皮在貌似忙牛行走當(dāng)中,向臺吉、可汗的公主使眼神而使之懷孕。后來由他使眼神而妊娠所生的兩個男孩成了寶拉嘎特、依黑日特一系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