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2 14:05:55作者:佚名
凡后宮中供帝王一人差遣役使的女子,上自后妃,下至嬪女, 都可稱為宮人、宮娥或?qū)m女。不過,狹義的宮女僅指后宮中沒有 名號、爵級、秩祿的宮人,有時還包括一部分級別稍低的女官。
因 為她們極少有被皇帝寵幸的可能,主要地還是承擔(dān)宮中雜役。如 西漢宮廷里的上家人子、中家人子,就是些“采擇良家子以人宮, 未有職號”的宮女,而五宮、順常、無涓、娛靈、良使、夜者等 下層女官,也在宮女之列,“五宮以下,葬司馬門外”,說明她們 還沒有妃嬪的資格,所以死后不能陪葬在皇陵里,而必須葬在陵 園之外漢書.外成傳》)。東漢時除了沒有任何名號的大批宮女外, “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并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 (《后漢書•主后紀(jì)》)。所以,東漢一代的美人、采女等,也是宮女 無疑。魏晉南北朝時期,后宮設(shè)有散職,如美人.良人、才人等, 實(shí)際上也是宮女。清代在妃嬪之下設(shè)常在、答應(yīng)作為宮女的名號,但她們并無爵秩。
后宮粉黛如云,成千上萬的宮女(包括部分后妃),是如何進(jìn) 宮的?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曰籍沒,指把罪犯的家屬、子女沒入 宮中為奴婢。如吳國孫權(quán)的皇后潘氏,就是因?yàn)楦赣H犯了死罪,她 被沒為宮奴,在織室做苦工,后來以驚入的美貌,偶被孫權(quán)召幸, 生下太子,竟被立為皇后。又如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 西臺侍郎上官儀在高宗授意下,草詔廢皇后武則天,但為武氏預(yù) 知,結(jié)果上官儀父子被殺.上官儀的孫女婉兒配入掖庭。只因她 “天性韶警,善文章”,被武則天相中,讓她助掌詔命,參與政事 (《舊唐書.后妃傳》)此外,帝王往往把敵國或前代的宮人接收過 來,這也屬于籍沒的性質(zhì).如秦始皇滅六國后*把各國的妃嬪宮 女全部遷入咸陽宮中;晉武帝承接了魏、蜀的后宮美女,滅吳后 又將吳五千宮人擄來,使后宮入數(shù)達(dá)一萬多人。
二曰采選,又叫選美、選秀;指帝王定期挑選和征聘臣民家 中美貌有才的女子進(jìn)入后宮。其中長相、身世俱佳的,選為妃嬪, 稍次的充作宮女。采選可能始自西漢,如漢文帝竇皇后就是“以 良家子選入宮”,成一名宮女,后來成了代王劉恒的妃子。(《漢書 ·外成傳》) 到了東漢,采選成為定制,“漢法常因八月算人,逍中 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陽鄉(xiāng)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二以上二 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后宮,擇視可否,乃用登 御”(《后漢書·皇后紀(jì)》)。
此后,晉、唐、宋、元、明、清都通過 采選充實(shí)后宮》吳后主孫皓采選官家子女,每年達(dá)一千多人。晉 武帝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專門為采選事下詔說:“詔采公卿以 下子女,以備六宮,采擇未畢,權(quán)禁斷婚姻(《晉書_太帝紀(jì)》)北 齊后主以淫暴著稱,在武平七年(公元576年)二月下令:“括雜 戶女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者齊集省,隱匿者,家長處死刑。”(《北齊書·后主紀(jì) 》)這些做法,充分顯示了歷代帝王獨(dú)占天下美女 的貪婪性。另唐玄宗天寶年間,皇帝還秘密派宦官去民間訪察和 挑選美女,人們稱這些宦官為‘‘花鳥使”。詩人元稹在《上陽白發(fā)人公》詩中專門描述這些“花烏使”在民間驕橫暴虐的情景:“天寶 年間花鳥使,撩花押鳥隨春意。滿懷墨詔求嬪御,走匕高樓半酣 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閨閣不得偷回避。良人顧妾心死別,小女 呼爺血淚垂……”
經(jīng)采選人宮的女子,必須過體檢這一關(guān),全身任何細(xì)微隱秘的部位,都不能忽略。清人紀(jì)昀有《明懿安皇后外傳》,對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0年)的采選作了詳細(xì)的敘述,可以幫助人解古代帝王的“選美”活動。據(jù)該書記載,進(jìn)行初選時,全國 奉詔命來到京城的少女有五干人,每百人為一隊,依年齒站立,太 監(jiān)在旁察看,“某稍長,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之”,這 樣淘汰了一千人。次日,少女們又站隊靜立,太監(jiān)“諦視耳、目、 鼻、發(fā)、膚、頸、肩、背,有一不合法去之”。接下來詢及姓 氏、籍貫等讓她們回話,“聽其聲之稍雄、稍窳、稍濁、稍吃者去 之”。這兩輪下來,又去掉了二千人。第三天,太監(jiān)用尺量少女的 手足,并讓她們走路,“以觀其風(fēng)度,去其腕稍短、距稍巨者,舉 止稍輕躁者”又淘汰了一千人。剩下來的一千人,被召入后宮, 有資格“備宮人之選”,即至少可以作宮女了。然后派老年宮女把 她們帶進(jìn)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選出其中優(yōu)秀者 三百人作女官。這些女官在宮中生活一月,由旁人“熟察其性情 言論,而評匯其人之剛?cè)嵊拗琴t否”,從中挑出五十人,封為妃嬪。
從這神繁瑣的敘述可以看出當(dāng)時挑選妃嬪、宮女的細(xì)致、嚴(yán)格! 這些一朝入宮的青春少女,能獲帝王寵幸的為數(shù)極少,能從 宮女升為妃嬪以至皇后的,更是微乎其微。絕大多數(shù)宮女被鎖于深宮內(nèi)院,空度青春年華,遭受身心兩個方面的壓抑與摧殘。思 鄉(xiāng)和懷春是她們普遍的心理。各朝各代的深宮怨女,不知有多少! 宮女們的命運(yùn),大多很是悲慘,有的老死深宮,連尸骨都無處安 葬。據(jù)《明宮史》記載,北京西直門外有一處“凈樂堂”,凡宮女、 宦官死后,于此焚化,凈樂堂邊有兩塔,塔下有枯井,就是貯放 宮女們骨灰的地方。
有的宮女不堪體力的折磨和心理的摧殘,憤 而自殺,用死來求得解脫。但到后.來,宮女自殺也被禁止。如清 朝《欽定宮中現(xiàn)行則例》規(guī)定,宮女自傷、自縊都是違帝王家 法的行為,自殺未遂的宮女要處以斬、絞諸刑,自殺巳死的拋尸 荒野,而且她們的親人要受牽連,發(fā)配新疆等地給兵丁為奴。宮 女們還有兩種不幸的結(jié)局,一是殉葬,如秦始皇、漢武帝、明太 袓、明成祖等死后,除有妃嬪珣葬外,還有大批無辜宮女被活埋。 二是被妒心重的后妃們殘害^如漢成帝宮女曹氏蒙幸生下一名皇 子,昭儀趙合德得知,立即將曹氏母子殺死。在后宮爭寵戰(zhàn)中因 直接卷入或受間接牽連而身死非命的宮女,歷朝難以計數(shù)!
不過,宮女走運(yùn),也有被釋放出宮的。漢以來逐漸有放宮女 出嫁或返鄉(xiāng)的舉動,其中有的是帝王為*·汰其老病者”,以便選妙 齡少女來替換這些黃瞼白發(fā)的老宮女,這是放宮女的主要目的。也 有的帝王標(biāo)榜節(jié)儉、寡欲,如漢文帝、唐太宗曾下令釋放前朝宮 女。有的是因后宮人滿為患,開支不繼,如東漢殤帝時因?yàn)?ldquo;宮 人歲增,房御彌廣”,后宮用度過大,下令釋放宮人。1923年,溥 儀小朝廷也因經(jīng)費(fèi)拮據(jù),在輿論的壓力下,不得不遣散宮女和部 分宦官。還有的是因?yàn)樘鞛?zāi),放宮女出嫁以“調(diào)和陰陽”,如宋太 祖因久雨不晴,釋放宮人。只有明清對宮女服役年齡作了明確規(guī) 定,明代規(guī)定宮女年滿三十歲,女官滿五十歲,可出宮嫁人;清 朝規(guī)定秀女滿二十五歲后可以回家,因此明清時釋放宮女基本上成為定制。
上一節(jié):宦官:皇權(quán)的變異與專權(quán)的黑暗
下一節(jié):外戚:靠裙帶上位專權(quán)跋扈的帝王姻親
返回上一級>>>古代帝王后宮生活的??团c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