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2 18:30:51作者:未知
漢高祖十一年(前丨96),淮陰侯韓信被作誘至長樂宮鐘室內(nèi),以謀反的罪名被斬殺,一代名將之星就此隕落。作為西漢開國第一功臣,韓信之死引得無敫后人為其鳴不平。韓信何罪之有?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慨嘆,又能把一切原委說盡嗎?
功高蓋主難避堝
韓信(字正史無考,一說字重言),秦末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人。他出身寒微,自幼四處寄食于人,曾受過“胯下之辱”,然而抱負遠大,能力超群。韓信起初跟隨反秦起義軍首領(lǐng)項梁和西楚霸王項羽,然而始終未得到重用,只做了些小官。后來他轉(zhuǎn)投劉邦帳下,在劉邦謀士蕭何的極力推薦下,被提拔為大將軍。
此后,韓信為劉邦規(guī)劃了奪取天下的方略,接著率領(lǐng)軍隊東征西討,開始了為劉邦平定天下的征程。他首先利用項羽討伐齊王的機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突襲奪取了關(guān)中地區(qū),挑起了“楚漢之爭”,接著率軍收服了魏王豹和河南王申陽,使得韓王鄭昌和殷王司馬印望風(fēng)而降。后來,劉邦為項羽所敗,韓信趕來收整殘兵,在滎陽擊潰了項羽的追兵,重振漢軍的威風(fēng)。此后,韓信受命討伐并剿滅了叛變的魏王豹,又以少勝多攻下代國和趙國,接著不費一兵一卒地逼降了燕王臧荼,繼而揮戈東擊掃平了強大的齊國。漢高祖五年(前202),韓信統(tǒng)馭漢軍將項羽的十萬楚軍包圍在垓下。韓信命令將士反復(fù)吟唱楚歌,借此勾起楚軍思鄉(xiāng)之情。楚軍將士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擊潰,一敗涂地,項羽只帶了少數(shù)隨從突圍出去,最終自刎烏江。至此,韓信終于為劉邦平定了天下。
縱觀“楚漢之爭”,韓信是真正的決定性人物。漢軍打下的勝仗大多是韓信指揮的,而劉邦率軍則屢戰(zhàn)屢敗,關(guān)鍵時刻還要靠韓信扭轉(zhuǎn)乾坤。西楚霸王項羽深懼韓信的才能,多次以封王的待遇拉攏韓信。但韓信因感戴劉邦的知遇之恩,始終不從。劉邦不僅相繼加封他為齊王、楚王,還對屬下坦誠地說:“率領(lǐng)百萬之師,戰(zhàn)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
然而,自古人臣最忌諱“功高蓋主”。漢高祖劉邦出身布衣,生性多疑,為人陰狠,君臨天下后對自己身邊的能臣良將更是心存忌憚,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建有“不賞之功”的韓信一直都是劉邦的心頭大患。早在楚漢交兵的時候,劉邦就曾兩次收回韓信的兵權(quán)。韓信身邊的人曾多次提醒他要小心,甚至勸他造反起事。然而韓信天真地認為自己功高蓋世,又沒有過錯,因而并沒有防范。
同為“漢初三杰”,張良懂得避世保身,蕭何選擇自毀名譽,而韓信獨自執(zhí)著,最終自然難逃厄運。
居功自矜取滅亡
如果說“功高蓋主”是韓信無法逃脫死亡命運的大前提,那么“居功自矜”則是他被殺的直接原因。
韓信出身寒微卻志向不凡,自視很高。在四處乞討度曰的時候,韓信的母親去世了。窮得都沒錢辦喪事的韓信,卻找了一塊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墳地周圍可安頓一萬戶人家。后來,他先后投靠項羽和劉邦的軍隊,都因為嫌官職太小、自己的建議不被采納等原因,決定里手而去。當年逃離漢營后,若不是慧眼識才的蕭何連夜將他追回,孤傲的韓信恐怕會一生無名。
其后,韓信被劉邦委以重任,執(zhí)掌兵權(quán),終于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然而,在功蓋當世的盛名下,韓信卻越發(fā)驕縱,自負功高,甚至擁兵與劉邦討價還價。漢王四年(前203),劉邦被項羽的軍隊圍困在滎陽,派人征調(diào)在齊國的韓信派兵救援。誰知韓信竟擁兵自重,要求劉邦封他為假(代理之意)齊王。這種行為讓劉邦極為憤怒,氣得破口大罵。在一旁的張良和陳平連忙附耳說道:“現(xiàn)在戰(zhàn)況不利,不如答應(yīng)韓信,免得發(fā)生變亂。”劉邦這才把火壓下來,對韓信的使者大笑道:“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的齊王,何來代理一說!”然后爽快地封韓信為齊王,但心里卻對韓信越來越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