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3 09:40:39作者:未知
白馬寺在1900多年前就已經(jīng)存在,要說它的誕生還得感謝皇帝一個奇怪的夢。
相傳東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到一個身高六丈的金人,金人頭放白光還圍繞宮殿庭院飛來飛去,飛了幾圈就往西隱沒了。這個夢的含義讓漢明帝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就召見群臣,把自己的疑惑告訴了群臣,讓群臣為他解釋疑惑。
一時間群臣也感到茫然,只能亂加猜測,漢明帝很不滿意,這時博覽群書的大臣傅毅說:“臣少年時,曾聽家父提到過前朝的一件舊事,說距今70多年前,大月支國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dāng)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jīng)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景盧曾向家父提到過佛的樣子,就跟陛下所說的金人非常相似,因此臣敢斷定:陛下所夢一定是西方的大佛。陛下不如派人去西方求佛,定能保我漢室江山千秋萬代。”漢明帝一聽,非常高興,于是就派遣使臣蔡諳、秦憬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于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年)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jīng)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從白馬寺開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rèn)為是我國佛教的發(fā)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jīng)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到底是不是漢明帝一個神秘的夢的產(chǎn)物呢?按照現(xiàn)代科學(xué)對夢的解釋,日有所思,才夜有所夢,人的潛意識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中才會有夢,夢的內(nèi)容雖然奇怪,但都緣于現(xiàn)實生活,即使離奇,也只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不合邏輯的重組而已。那么由此看來,漢明帝所夢是不是佛呢?
漢明帝是一國之君,生活優(yōu)裕,潛意識里也沒有什么要緊張的,他要緊張的也是怕別人奪他的皇位或者說大漢天下,無緣無故他是不會想到如來佛祖,他也想象不出來,因為他從來就沒有見過佛祖是什么樣子,就算他如何夸張地去想也是無濟(jì)于事,所以,漢明帝是否夢到了“金色袍服”、“項有光圈”的佛,無人知曉,至今也只能是個謎。但不管怎樣,漢明帝派人西行去取佛經(jīng)卻是證據(jù)確鑿,史學(xué)界也好,宗教人士也好,大家公認(rèn)漢明帝是正式將佛教引入中國的第一人,為這次取經(jīng)而建立的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座寺廟。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中國的“寺”古已有之,它本身是官方機構(gòu),而佛教是外來產(chǎn)品,怎么也成為“寺”了呢?難道印度的寺廟也叫做寺嗎?
眾所周知,古代印度佛教建筑的名稱是“伽藍(lán)”,而“寺”是中國古代政府行政管理機構(gòu)所在地的稱謂。據(jù)傳,當(dāng)年蔡音等西行求法回國,漢明帝就將迦什摩騰和竺法蘭迎至洛陽城的鴻臚寺,于是,這兩位印度高僧就在這座管理朝祭禮儀的官署內(nèi),翻譯了中國第一部佛教經(jīng)籍《四十二章經(jīng)》。也許是受到鴻臚寺名稱的啟發(fā),一年以后在洛陽城外建立的佛教建筑,就取名為白馬寺,從而使中國的佛教建筑一改古印度的“伽藍(lán)”之稱,而被正式定名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