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2 08:49:09作者:未知
春秋是編年體史書,所以是按時間順序來記事的。具體說是按魯國國君年號順序記事的。《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且為十三經(jīng)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jīng)部。
《春秋》是由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會記錄諸侯國公侯間大夫等間書信內(nèi)容,比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chǎn)關于鑄刑書的書信,其中記錄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等等。
現(xiàn)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谷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冬”四季的季節(jié)。古時歷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時。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
《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現(xiàn)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jù)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后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
《春秋》用于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后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后來出現(xiàn)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fā)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