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2 12:30:41作者:未知
說起張衡,相信不少人聽說過,發(fā)明地震儀的第一人。張衡是南陽西鄂人,小時候家里比較窮,想吃一頓飽飯都是難事,這樣的艱苦生活并沒有磨滅他對生活的斗志,反而讓他刻苦好學,奮發(fā)向上,從小就博覽群書,為他后期的大放異彩打下堅厚的基礎。后來他到了西京長安,后來又進了京城洛陽的太學,在太學里日夜苦讀,成為了很有學問的學者。
張衡二十三歲那年回了家鄉(xiāng),在南陽太守底下做事,一面操辦政務,一面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曾經(jīng)花了十年的時間,寫出文學著作《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抖┵x》描寫了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揭露了貴族的腐朽寄生生活,寫得很出色,當時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
公元110年的時候,張衡進京做了郎中,后來又做了太史令,主要做觀測天象的工作。其中他做太史令的時間最久,前后有十余年。在這段時間,他潛心鉆研天文歷算,終于在此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當時有一種比較先進的天文學說,叫渾天說。渾天說認為天是渾圓的,天像蛋殼,地像蛋黃,在天的中間,日月星辰都在蛋殼上不停轉(zhuǎn)動。
張衡繼承和發(fā)展了前人的渾天說,制造了一種能給表現(xiàn)出混天思想的渾天儀。
公元110年,張衡進京擔任郎中,后來又擔任太史令,主持觀測天象的工作。他做太史令最久,前后有十余年。他專心鉆研天文歷算,終于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個渾天儀利用水力來轉(zhuǎn)動,當時人們在屋子里觀看儀器,就可以知道哪顆星從東方升起,哪顆星從西方落下。
而最讓張衡出名的,是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銅制成的,形狀像酒樽,內(nèi)部中間豎著一根粗大的柱子,柱子的周圍有八根橫桿連接在外面,外面有八條龍,龍頭朝下,按八個方向排列,龍嘴里各銜著一個小銅球,下面蹲著八只張嘴的蟾蜍。
如某一方向發(fā)生地震,柱子就倒向那個方向的橫桿,那個方向的龍嘴就吐出銅球,落到蟾蜍嘴里。
這樣,人們就可以知道什么方向發(fā)生地震了。公元138年,地動儀西邊一個銅球掉下來,表示西方發(fā)生地震。但當時洛陽的人沒有感覺到,大家懷疑地動儀是否準確。不久,隴西派人來報告,就在地動儀龍頭吐球那天,那里發(fā)生了地震。
事實證明,地動儀非常準確。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比歐洲的地震儀要早一千七百多年。
張衡在學術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渾天儀、地動儀,他還發(fā)明了測定方位的候風儀,制成了當時只是在傳說中有過的指南車。
在數(shù)學方面,他算出了圓周率比10的平方根3.16多一點。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地形圖。在藝術方面,他是東漢著名的畫家。在文學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二京賦》,他還寫過很多作品,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只可惜那個時候的宦官勢力很大,張衡經(jīng)常受到排擠,最后被調(diào)離京城,雖然在六十一歲的時候又調(diào)回京城,但沒兩年他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