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4 08:48:09作者:未知
其實百人斬更多的也只是一個噱頭,當然他們的武力值肯定也是受到了認可,不會是空穴來風。那歷史上第一位被稱為百人斬的人是誰呢?可能還是要算大家最熟悉的項羽了,畢竟項羽是把秦朝拉下馬的人。當然每個朝代都有一位能被稱為百人斬的武將,這次也為大家一并講講。而且越往后面感覺含金量也越高,主要是大家懂得的戰(zhàn)術也多了,想要靠人數和蠻力獲勝也變得異常困難,所以百人斬不一定全靠武力,智謀也是一種新型武器。
猛將與其他將領不同之處,就是猛將善于沖鋒陷陣,單槍匹馬沖入亂軍之中都能全身而退。在中國像這樣的將領極少,大多數將領善于領軍,但若讓他單騎入陣而又全身而退,這是很難辦到的。中國最厲害的名將是孫武。
論領兵打仗,沒有人能比的過他,可論武功,他的武功就不是最厲害的了。但同時,武功厲害的將領,大多數是有勇無謀,沒有名將風范,所以在諸多猛將中,能以帶兵打仗著稱的名將很少,大多數都以“勇猛”而聞名于世。下面就帶大家細數一下歷朝歷代,既能沖鋒陷陣,又能領兵打仗的猛將們吧!個人觀點,歡迎補充。
西楚霸王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以勇武聞名的軍事家。
項羽每戰(zhàn)必身先士卒,斬殺數十人。巨鹿之戰(zhàn),以三萬破三十萬。彭城之戰(zhàn),以三萬破六十萬。整個軍旅生涯親手殺敵至少千人。垓下最后一戰(zhàn),下馬步戰(zhàn)漢軍,斬殺百余人方揮劍自刎。漢軍為爭奪他的尸體,自相殘殺又死數十人。
無愧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漢朝時期
樊噲(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西漢開國元勛,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tǒng)帥。《史記》《樊噲列傳》記載樊噲的戰(zhàn)功,樊噲跟隨高祖劉邦作戰(zhàn)親自斬殺敵首級一百七十六個,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單獨領兵作戰(zhàn),打敗七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縣。虜獲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將官十一人。樊噲成為漢朝從創(chuàng)立到穩(wěn)定的重要將領。樊噲不光有武藝而且領兵作戰(zhàn)也不弱,不愧為漢朝第一猛將。
三國時期
趙云(?-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猛將。
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zhàn)、長坂坡之戰(zhàn)、江南平定戰(zhàn),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zhàn)、漢水之戰(zhàn)、箕谷之戰(zhàn),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zhàn)果。除了四處征戰(zhàn),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趙云曾與當時的很多一流名將交手,其中包括文丑、許褚、徐晃、張郃、夏侯敦、于禁、李典、周倉、姜維等,且都未能與他戰(zhàn)到一百回合,并在一對一交戰(zhàn)的情況下,斬殺與顏良、文丑、張郃、齊名的一流勇將高覽(此人在袁曹大戰(zhàn)時、與許褚打成平手)當時凡與他交戰(zhàn)的對手都對他敬畏有加,不敢對他亂出狂言。
趙云一生,勇猛無敵,沖鋒陷陣、殺將無數、從未受傷,多次在危難時成功救主。并多次與當時的一流名將交戰(zhàn),未有敗績。
十六國時期
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
冉閔一生經歷大小戰(zhàn)役無數,六場最惡戰(zhàn)。首戰(zhàn)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再戰(zhàn)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zhàn)以十一萬破眾胡聯(lián)軍三十余萬;四戰(zhàn)先敗后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zhàn)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lián)軍十余萬;六戰(zhàn)又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zhàn)十捷。史載無月不戰(zhàn),互為相攻。
最能體現冉閔武力的是他最后一戰(zhàn),以萬余步卒被數十萬鮮卑騎兵包圍,當時,冉閔已經被餓的“饑疲交至”而鮮卑還有“鐵浮屠,拐子馬”這樣武器,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冉閔騎朱龍馬,左杖雙刃矛,右執(zhí)鉤戟,殺掉三百多人,還殺出重圍,由于朱龍馬的突然死亡(一說受傷而死,另一說累死),戰(zhàn)之最后一人才被擒。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四大百人斬之一。
南北朝時期
楊大眼,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他擅長奔跑,勇猛善戰(zhàn),眼睛比較大,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敵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zhàn),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
楊大眼每戰(zhàn)必身先士卒,沖突堅陣,出入不疑,與其鋒者,莫不摧拉。南梁前后所派攻魏的將領,軍未渡江,皆已心懷畏懼,當時淮,泗,沔,荊之間的小兒啼哭,只要說一聲“楊大眼至”無不聲止,可見楊大眼影響之巨。楊大眼曾徒手博殺猛虎,威懾蠻人首領,也曾一回合斬梁之輔國將軍王花,一回合斬梁龍驤將軍申天化,三回合敗當時猛將王茂。世人推其驍勇,雖三國名將關羽,張飛亦尚不及。
隋朝時期
史萬歲(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隋朝開國四大名將之一,少時英武,長于起射,好讀兵書。
15歲時史萬歲就隨父參加北周伐齊之戰(zhàn)。兩軍將戰(zhàn)于芒山,史萬歲觀察周圍形勢后,命部隊馬上撤退,隨后周軍果然大敗,有了未卜先知的名聲。楊堅稱帝不久,大將軍爾朱勛謀反被殺,他受牽連被發(fā)配至敦煌為戍卒。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他至轅門自告奮勇。
當時雙方絕對一戰(zhàn)定勝負,突厥派了個猛將上來挑戰(zhàn),史萬歲一出馬便馳斬其首而還,突厥軍大驚,不敢再戰(zhàn)而退,于是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史載的這種單挑定勝負可是非常罕見的。就憑此戰(zhàn),史萬歲就夠資格稱為勇將了。
唐朝時期
薛仁貴(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創(chuàng)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致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薛仁貴一生作戰(zhàn)40年,僅敗一次,一生沒有犯過一次軍事指揮上的戰(zhàn)略錯誤,唯一一次敗仗還是因為自己人的原因,而且撰寫的《周易新本古意》為世界上第一部辯證法理論的軍事著作,再加上他超強的武藝,可以說他是歷代武將中最完美的一位。
薛仁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位能讓敵人未開戰(zhàn)之時就下馬跪拜的將軍,而在平壤,至今佇立著薛仁貴廟,受當地人崇拜祭祀,一個征服者,在被征服的土地上竟然受到這樣的禮遇,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唐高宗曾對其評價:古之勇猛者,無一人可敵卿,卿左突右殺,所向無敵。
五代十國時期
李存孝(?―894年),本姓安,名敬思。五代十國著名猛將,武藝天下無雙,勇力絕人,少年時力大無比,徒手博虎。
據說當時排名第二的王彥章在其手上走不了幾回合,排名第四的高思繼被李存孝帶病情況下數十回合生擒,后來,李存孝死后,王彥章再無敵手,竟然連挑晉軍猛將三十六人,關鍵時刻,軍師出計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陣,竟驚走王彥章,將王彥章弟王彥龍嚇死。
傳說當李存孝受車裂之刑時,讓人震驚的事情發(fā)生了,李存孝的手腕腳腕竟然也因為先天的反應,自然而然的生出力道,將五匹馬又活活拉回來了,連續(xù)十數次,最后挑斷手筋腳筋,讓手腳無法發(fā)力;
打碎膝蓋肘骨,讓四肢無法相連,于是就這樣被裂而死了。 古人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卑灾傅氖俏鞒酝蹴椨?,李就指李存孝。
宋朝猛將
楊再興(?—1140年),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后降于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
紹興十年,金兀術率一萬五千鐵甲精兵(又是拐子馬,鐵浮屠,沖擊里很強)進攻郾城,楊再興看到這種情況,竟然單槍匹馬殺入敵陣想活捉金兀術,但沒找到,一個人殺了數百人而還。
《宋史》記載“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術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楊再興因此成為有歷史記載的四大百人斬之一。
元朝時期
速不臺(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國名將,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輔佐成吉思汗統(tǒng)一諸部,常任先鋒,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享有“巴特爾”(勇士)稱號。蒙古建國時,封千戶長,為十大功臣之一。
曾參與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國版圖擴展至俄羅斯一帶。其征戰(zhàn)所及東至高麗,西達波蘭、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亞,南抵開封。是古代世界征戰(zhàn)范圍最廣的將領之一。
完顏合達曾對其評價:"人臣亦各為其主,卿勇蓋諸將,天生英豪,其偶然邪。吾見卿,甘心瞑目矣"。
明朝時期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安徽懷遠人。元末紅巾軍杰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zhàn)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
常遇春,體貌奇?zhèn)ィ烈愎?,長臂善射,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戰(zhàn)功僅次于徐達。1355年,參加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破集慶等地,每戰(zhàn)必先,屢立戰(zhàn)功。一生從未敗北,被譽為“天下奇男子”。
朱元璋曾對其評價:"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
清朝時期
愛新覺羅·多鐸(1614.04.02—1649.04.29),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襲罔替。
崇德六年(1641年),參與松錦大戰(zhàn),獲大捷,生擒洪承疇。順治元年(1644年),以定國大將軍從多爾袞入關,擊敗李自成軍。旋揮師破揚州,殺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晉和碩德豫親王。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鐸染天花死亡,年僅三十六歲,謚號“通”。乾隆年間詔配享太廟。一生戰(zhàn)功彪炳,乾隆皇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zhàn)功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