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5 07:01:46作者:未知
武威金剛亥母洞簡介:亥母洞歷史傳說有哪些?亥母洞有哪些歷史文物?本文這就為你介紹:
武威金剛亥母洞簡介
甘肅武威涼州區(qū)城南15公里處的纏山,是巨龍般橫貫東西的祁連山北側(cè)的一座黃土覆蓋的紅砂巖小山包,其南部祁連雪山的宏偉壯麗,更映襯出它的質(zhì)樸。
藏傳佛教歷史典籍《安多政教史》說:“纏山一帶山形似彌勒佛自生像,從頭到腳的距離需步行半天,自生像頭朝西,面向東,從遠處眺望形象非常清晰?!?/p>
山上的金剛亥母洞及家喻戶曉的金剛亥母降世傳說,讓許多高僧大德和修行者心向往之。而從纏山金剛亥母洞中發(fā)掘出的大量震驚世人的珍貴西夏文物,又使得此山、此洞、此寺成為國內(nèi)外西夏研究者的珍稀寶庫。
亥母洞歷史
藏傳佛教歷史典籍《安多政教史》稱:“纏山一帶山形似彌勒佛自身像,從頭到腳的距離需步行半天,自生像頭朝西,面向東,從遠處眺望形象非常清晰?!鄙缴系慕饎偤ツ付醇捌浼矣鲬魰缘慕饎偤ツ附凳赖膫髡f尤為神奇,讓許多高僧大德和修行者心向往之。
而20世紀90年代從纏山金剛亥母洞中發(fā)掘出西夏文泥活字印刷的《維摩詰所說經(jīng)》等大量震驚世人的珍貴西夏文物,又使得此山、此洞、此寺成為國內(nèi)外西夏研究者的珍稀寶庫。
來到金剛亥母寺,看著眼前一個個因過去大地震而坍塌的破舊洞窟,一處處年代久遠的殿堂遺跡,還有散落山坡的殘磚舊瓦等,仿佛有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扇銹跡斑斑的神奇門戶:敦煌飛天般的神佛傳說、如云的西夏往事、飽經(jīng)滄桑的洞窟和寺院……頃刻,歷歷在目,隱隱在耳,動人心魂。
就連出涼州南城門后很遠處就能望見的纏山亥母洞上方新建的五方佛母殿和潔白的金剛亥母舍利塔,同樣也在喚醒著過去千年神話般的歲月。
如同遠處的祁連雪山那樣,人類信仰的力量就是那樣富有氣勢、富有生命,延續(xù)在若隱若現(xiàn)的時空里……
亥母洞傳說
金剛亥母,藏文名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祇,據(jù)傳說她以身、語、意、業(yè)等之化身,出現(xiàn)在印度、尼泊爾和我國西藏雪域高原等地。
公元8世紀,多杰帕姆佛母信仰開始傳人吐蕃藏地。蓮花生大師來西藏傳法時將吐蕃藏王赤松德贊王妃卡欽薩措杰認作多杰帕姆“語”之化身,這是藏傳佛教史上,最早的多杰帕姆女佛母之化身和智慧空行母,也是雪域高原第一位“金剛亥母”化身的吐蕃女性。
公元11世紀,藏傳佛教噶舉派達布噶舉始祖瑪爾巴從印度請來《多杰帕姆佛母貝葉經(jīng)》后,多杰帕姆佛母的修持法便在西藏出現(xiàn),隨之專門供奉金剛亥母的佛殿也逐步遍及藏區(qū)和受藏傳佛教影響的其他地方。
在藏傳佛教噶舉派中,金剛亥母為女性本尊之首,瑪爾巴、米拉日巴、岡波巴等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為本尊。在格魯派中,她是三大本尊之一的勝樂金剛的明妃。
關(guān)于她的形象,在藏傳佛教唐卡中描繪其主尊身如十六妙齡女郎,一面兩臂,全身紅光,右手持金剛鉞刀,左手持盈血顱骨器,左肩斜倚天杖;三目圓睜,細腰婀娜,戴五骷髏冠,掛骨飾項鏈,右足懸空,左足踏一人尸于蓮花日輪座,身后有般若烈焰,那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形象中卻隱含著及其深刻的佛教教義理念。
據(jù)藏傳佛教密宗瑜伽部的重要典籍《勝樂本續(xù)》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在講勝樂金剛根本續(xù)時,有二十四位空行母聽完密法后,來到中國甘肅涼州金剛亥母洞舉行會供并加持了此地,也因此殊勝之緣,后來(據(jù)說是唐昭宗天佑元年,即公元904年農(nóng)歷正月二十五日)有五位金剛亥母投胎降生在涼州的纏山村,她們分別是 “佛母”、“寶貝母”、“金剛母”、“紅花母”、“成功母”。
據(jù)說從五歲開始,五位金剛亥母的化身都要在每年每月的農(nóng)歷二十五日到纏山的紅砂巖洞中會供,二十四地的空行母皆來應供。
《安多政教史》等著書記載說,當時有個女孩多次從當?shù)匾晃恍諒埖耐婪蚰抢镔d買心肺內(nèi)臟。一天,屠夫為索要肉錢,悄悄尾隨那女孩到紅砂巖洞,見有五個女孩子正在進行會供。
五女孩發(fā)現(xiàn)張屠夫來后,紛紛騰空飛起,張屠夫為要到肉錢,急忙抓住了其中一個女孩的腳。張屠夫抓住的那位女孩就是寶貝母,她的肉身便停留在紅砂巖洞的半空中,其余女孩飛升而去,張屠夫也頃刻解脫。
這些奇特的記載傳說讓涼州金剛亥母洞寺籠罩在神秘的光環(huán)之中。
亥母洞有哪些歷史文物?
當我們知道了“大夏開國,奄有西土,涼為輔郡,亦已百載”的歷史后,我們就不再驚嘆金剛亥母洞寺窟中能出土那么多令人不得不驚嘆的大量珍貴的西夏歷史文物;我們也可毫不夸張的說,因為佛教的因緣使得金剛亥母洞寺成為西夏時期涼州地區(qū)很重要的西夏文化、藏族文化和漢文化的交匯地。
1989年,文物部門在對金剛亥母一號洞窟進行清理時,相繼發(fā)現(xiàn)了包括珍貴的佛經(jīng)、西夏的記賬文書、物品清單、壁畫、藏傳佛教的各種唐卡以及石雕像、泥雕像、西夏的雙魚塘畫、絲織品、瓷壺等大量國家一級文物。
在出土的佛經(jīng)中,其中有一本用古老的泥活字印刷的經(jīng)卷為中外學術(shù)界震驚,那就是《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
學術(shù)界稱,《維摩詰所說經(jīng)卷》的發(fā)掘,見證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泥活字印刷的國家,這比1980年同樣是涼州出土的那尊西夏銅炮年把我國金屬管型火器的鑄造歷史提前了一個多世紀更令人驚喜。
佇立涼州纏山,望著碧藍的天空中從遠處祁連山飄來的一簇簇奇特的云團;俯瞰山下盡收眼底的“涼州七里十萬家”、“人煙鋪地桑柘稠”的景象,好像時空并沒有改變,歷史也未曾有過滄桑的風云變幻。
唯有被埋人坍塌的沙石下的金剛亥母寺洞窟,在陽光照射下飄出淡淡的塵煙,仿佛提醒著我們:這里還掩埋著許多神秘而不可預測的宗教謎團和更多未解的歷史迷霧。
看著深不見底、幽暗的遠方,我默默期待,愿這個圣地寶窟中能出現(xiàn)更多驚人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