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6 20:17:00作者:佚名
墨子作為一個思想家、科學家,他的成就主要凝結在《墨子》一書中。由于此書存在紛繁駁雜的情況,哪些篇章屬于墨子,哪些篇章系他的門人弟子的作品,歷來是一個懸而難決的疑案。
據(jù)《漢書•藝文志》和《隋書•經籍志》記載,《墨子》七十一篇 是宋大夫墨子所作。但令人生疑的是,部分篇章涉及的史事時間跨度 很長,而且很多篇章中有“子墨子曰”,其語氣系他人引用墨子的言論 而作為立論依據(jù)的,可見,《墨子》是間接反映墨子的思想,而不是墨 子自己的作品。
到了晉代,隱士魯勝為《墨子》中稱“經”的《經上》《經下》《經 說上》《經說下》四篇作注,并合稱為《辯經》,認為這四篇是墨子親自撰寫的作品。
近人胡適《先秦名學史》,在確定《尚同》《尚賢》《兼愛》《非攻》 等十一題篇章為墨子作品的前提下,提出《經》上下、《經說》上下和 《大取》《小取》六篇,是稱為“別墨”的后期墨家的作品。其主要理 由是:《經》上下等六篇與《尚同》等十一題的篇章文體不同,理想不同,尤其是《小取》兩稱“墨者”,他人撰寫的痕跡明顯,很可能是惠 施或公孫龍的作品,或者出自惠施、公孫龍同時代人之手。
胡適的學說一提出,就遭到梁啟超、張煊等人的批駁。梁啟超、 方授楚等將《墨子》中的篇章分成五組:
第一組為《墨子》卷一《親 士》《修身》等七篇,因篇中雜有“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太盛難守” 等道家語,故不是墨子作品;
第二組為卷二至卷九《尚賢》《尚同》等十一題,每題三篇,應當有三十三篇,現(xiàn)僅存二十三篇,在流傳過程中已有亡佚,這一組文章應當是墨家分為三派以后的作品;
第三組為卷十、卷十一的六篇,其中《經》上下、《經說》上下,是墨子親作,或其弟子記錄墨子口述,《大取》《小取》是后學所著;
第四組為卷十一中的《耕柱》和卷十二、十三,是墨子言行的記錄,是研究墨子生平的可靠材料;
第五組為卷十四的《備城門》《備高臨》《備梯》等 十一篇,是在秦國的墨家弟子的作品。由此看來,《墨子》斷非出自墨 子一人之手,而《經》上下、《經說》上下應是墨子親作。
王廷洽作《論〈大取〉、〈小取〉》《〈墨子〉新探》,又提出六類的分法,其中把《大取》《小取》歸為一類;把《經》上下和《經說》上 下也歸為一類,力證兩《取》不是墨家作品,批評將兩《取》混同于 《經》上下和《經說》上下的說法為違背邏輯原理,肯定作為全書精華的《墨經》確是墨子的代表作。
墨子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古代帝王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權臣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嬪妃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美女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戰(zhàn)爭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宮廷未解之謎
古代王侯將相未解之謎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謎
民俗風情信仰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作品未解之謎
歷史名勝的未解之謎
古代科學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