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中國上古時期主要歷史人物簡介

        更新時間:2022-09-18 08:22:22作者:智慧百科

        中國上古時期主要歷史人物簡介



        1、盤古氏

         中國古代傳說時期中開天辟地的神。盤古事跡初見于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其后,題為南朝·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根據(jù)這些記載,天地原本渾沌得像一個雞蛋,盤古生在其中,過了18000歲,然后天地開辟,陽清者(意指蛋清部分)形成了天,陰濁者(意指蛋黃部分)形成了地。隨著天的增高,地的增厚,盤古也一天天增加身體長度。他的頭和四肢變成五岳,血液和眼淚變成江河,眼睛變成日月,毛發(fā)變成草木;他噓氣變?yōu)轱L(fēng)雨,聲音變?yōu)槔做?,目光變?yōu)殚W電;他睜眼是白天,閉目是晚上;開口為春夏,閉口為秋冬;高興為晴天,生氣為陰天,等等?!妒霎愑洝凡⒅赋?,上述有關(guān)盤古的傳說,或出于古說,或產(chǎn)生于秦漢,或盛行于吳越之地,或為先儒之說;而古人為了紀念他,在南海建有盤古墓,在桂林建有盤古廟。《三五歷紀》并說盤古之后才出現(xiàn)三皇。

        2、有巢氏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原始巢居的發(fā)明者。相傳遠古昊英之時,人少而禽獸多,為防御野獸侵害,他教人構(gòu)木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后又發(fā)明穴居。有巢氏這一名字最早見于戰(zhàn)國諸子著述之中。

        3、燧人氏

          中國古代傳說中人工取火的發(fā)明者。相傳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鉆木取火,教人熟食。關(guān)于燧人的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4、伏羲氏

         中國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又作宓羲、包犧、庖犧、伏戲,也有人稱太昊伏羲。古書上稱伏羲人頭蛇身。傳說與女媧是兄妹。中國古文化中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多數(shù)與他有關(guān)。傳說,上古之時,有龍馬負圖出于河,伏羲降服龍馬,觀察龍馬身上的圖紋,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符號,叫做八卦,以示天地萬物之種種變化。他模仿蜘蛛結(jié)網(wǎng),制作捕魚網(wǎng),并教給勞動人民。他制作琴瑟,創(chuàng)作《駕辯》之曲。還傳說伏羲制嫁娶之禮,教人狩獵。這些都反映出中國原始時代開始漁獵畜牧的情況。伏羲的神話在中國民間流傳十分廣泛,影響深遠。又傳伏羲、女媧為婚,繁衍人類,被奉為人類始祖。

        5、神農(nóng)氏

         中國古代神話中農(nóng)業(yè)和醫(yī)藥的發(fā)明者,相傳他“斫木為耜,揉木為耒”,制作了這些生產(chǎn)工具,教給人民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采集、漁獵進步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階段的情況。神農(nóng)還被傳說為“醫(yī)藥之祖”,史記中記載:神農(nóng)氏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嘗百草,始有醫(yī)藥。后世傳言神農(nóng)是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因能化解藥毒,又傳說神農(nóng)因嘗百足蟲,不能解其毒而致死。傳說他還曾教人治病。另有傳說神農(nóng)即炎帝。

        6、太皞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傳說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lǐng),風(fēng)姓,居于陳。春秋時期,在濟水流域的許多小國如任、宿、須句、顓臾等,都是太的后代。亦有說太即伏羲氏。

        7、少皞

         一作少昊,名摯(一作質(zhì)),己姓,或說嬴姓,居曲阜(今山東省曲阜縣),號窮桑帝,一說號金天氏。傳說是中國古代東夷族的首領(lǐng)之一,是從太族中分化出來的,因此稱為少。它的歷史相當(dāng)久遠,春秋時代的郯子說少是他的祖先,名摯。郯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在今山東省郯城縣一帶。

        8、黃帝

         中國古史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華夏族形成后被公認為全族的始祖。上古時期約在姬水一帶(即東起渭水西迄湟水之間今陜甘青地境的古齊家文化區(qū)域)形成的較為先進的黃帝族,即因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黃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陜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帶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黃帝族后裔中的一支進入今山西南部,創(chuàng)造了夏文化,遂稱夏族。夏族進入中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秶Z·晉語》及《世本》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都說黃帝是少典之子?!妒酚?middot;五帝本紀》說黃帝“姓公孫,名曰軒轅”,其國號為“有熊”。

        《易·系辭》、《世本·作篇》等各種文獻都盛稱黃帝時期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屬于生產(chǎn)技術(shù)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馬、作駕、作舟等;屬于物質(zhì)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則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數(shù)、調(diào)歷、造律呂、笙竽、醫(yī)藥、文字等。其中當(dāng)然有不少是黃帝以后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但也反映了黃帝族獲得的輝煌成就。

        《戰(zhàn)國策·秦策》記蘇秦把“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與堯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夏,武王伐紂并稱,表明這是黃帝一生中主要的戰(zhàn)績。黃帝族經(jīng)過夏、周兩代與其他各族的沖突、交往與融合,到戰(zhàn)國時期形成了統(tǒng)一的華夏族?!妒辣尽芳啊洞蟠鞫Y記》的《帝系》將各族的宗神和祖先編排成黃帝一系的分支,構(gòu)成了完整的血緣世系。從此人們總把黃帝與炎帝并舉,來表示華夏族從炎、黃開始已有源遠流長的歷史。

        9、嫘祖

         中國古代傳說中黃帝軒轅氏之妻,西陵氏之女,被后人推崇為中國養(yǎng)蠶取絲的始祖。據(jù)《隋書》記載,北朝北周時尊她為先蠶?!堵肥贰防锓Q其勸養(yǎng)蠶,育蠶種,親自采桑治絲,開創(chuàng)了絲織事業(yè)。歷代皇帝將其供奉為蠶神。

        10、倉頡

         一作蒼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chuàng)造者。相傳中國古代有“結(jié)繩記事”、“契木為文”的時期。中國考古學(xué)家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現(xiàn)了刻劃符號(其中有少量的文字),已發(fā)現(xiàn)的大量文字甲骨文距今約四千年。這說明文字的出現(xiàn)是古代先民長期不斷總結(jié)與不斷創(chuàng)新的產(chǎn)物,不是某個人一蹴而成的。《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由此可見,倉頡可能是上古時代整理文字的一個代表人物。#p#分頁標(biāo)題#e#

        11、炎帝

          中國傳說中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據(jù)傳說,昔少典氏娶有蚧氏,生黃帝、炎帝。黃帝居姬水流域(今陜甘青地境的古齊家文化區(qū)域),炎帝居姜水流域 (在今陜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故黃帝為姬姓,炎帝為姜姓。歷史上往往炎黃并提。傳說炎帝以火德王,故稱炎帝。戰(zhàn)國以后有些學(xué)者認為炎帝即神農(nóng)氏,奉炎帝為農(nóng)神,這可能是因為炎帝與農(nóng)業(yè)部落有關(guān)。炎帝部落定居在西北高原一帶,后來東進,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被黃帝擊敗后,兩個部落合作,結(jié)成強大的炎黃部落聯(lián)盟,戰(zhàn)勝了它們的共同對手——蚩尤。炎帝、黃帝并不是一個個具體的人,而是一個歷史時代的化身。當(dāng)時處于原始社會瓦解和階級社會形成時期,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迅速發(fā)展,部落戰(zhàn)爭和民族融合頻仍。炎黃部落的進一步融合使其名聲更為顯赫。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炎帝、黃帝便人格化成為傳說中的華夏族的首領(lǐng),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

        12、蚩尤

         中國神話傳說中上古東方九黎族部落首領(lǐng),又傳為主兵之神。據(jù)說他有兄弟81人,能呼風(fēng)喚雨,以金作兵器,常以兵作亂。他們勇敢善戰(zhàn),威震天下。黃帝聯(lián)合炎帝部落,與蚩尤大戰(zhàn)于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據(jù)說蚩尤作戰(zhàn)時能呼風(fēng)喚雨,制作大霧,令黃帝兵迷失方向,不能戰(zhàn)勝。后來黃帝發(fā)明了指南車,能在大霧中辨明方向,才將蚩尤戰(zhàn)敗擒殺。蚩尤死后,升天為星宿。蚩尤活動于今河北、山東、河南及安徽北部地區(qū)。傳說部分九黎族在蚩尤被戰(zhàn)敗之后,南下與土著苗蠻所屬部落雜居融合在一起。因此,又稱蚩尤是南方苗瑤民族的祖先。

        13、顓頊

         相傳是黃帝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陽東南),號高陽氏。顓頊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顓頊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顓頊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顓頊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

        14、共工

         中國古代神話中炎帝的后裔。相傳是古代的水神。傳說共工人面蛇身朱發(fā)。關(guān)于共工的神話傳說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共工與顓頊之戰(zhàn)。《淮南子》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關(guān)于共工的傳說還有禹逐共工,祝融與共工戰(zhàn)等等。

        15、帝俈

         一作帝嚳,號高辛氏相傳為炎黃聯(lián)盟重要首領(lǐng)之一,繼顓頊在奪權(quán)斗爭中再次打敗共工氏。

        16、祝融

         祝融,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dān)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后世尊為火神。祝融氏是黃帝后世子孫?!妒酚?middot;卷四十·楚世家》說:“高陽者(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說:“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吳回。”帝嚳時代,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火正。吳回死,陸終嗣。陸終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時為鄶國。重嚳封功食邑于新鄭一帶?!蹲髠鳌氛压吣暾f:“鄭,祝融之墟也。”

        春秋時的鄭國,是祝融族原來居住過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鄭縣一帶?!秶Z·周語上》說:“有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梢姡谙淖彘_始興盛的階段,祝融族有一部份還在嵩山一帶居住。嵩山與新鄭同為鄭國疆域,基本上屬于一個地區(qū)。羅泌《路史》卷八說:“〔祝誦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陽,是以謂祝融峰也。”祝融因功狀昭顯,食邑于新鄭,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鄭縣志》特為祝融作《封建表》。

        17、堯

         中國傳說中的古帝王,父系氏族社會后期炎黃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帝嚳少子。姓伊耆,名放勛,號陶唐氏,史稱帝堯、唐堯。傳說他勤儉樸素,辦事公正,體恤人民,被視為仁君的典范。曾設(shè)官治理國政,掌管時令,制定歷法,并用鯀治水。晚年征詢四岳(四方部落首領(lǐng))意見,推薦舜為其繼承人??珠L子丹朱不服,將其放逐于南方,后丹朱舉兵反叛,堯親自率兵平叛,處死丹朱,讓位給舜。一說堯晚年德衰,舜奪其位,并將其放逐于平陽。

        18、丹朱

         堯的兒子。傳說堯娶散宜氏女,生丹朱。丹朱受封于丹水。當(dāng)堯之時,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仍不斷,且很激烈。堯時曾對南方的三苗進行討伐。堯本在北方,但堯的兒子丹朱封于丹水,到了南方的漢水流域去了。所以有堯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傳說。一說丹朱是堯之嗣子,堯說他“心既頑囂,又好爭訟”,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讓位于舜。這是后人推崇堯舜禪讓說之思想的反映。丹朱是否果真不肖已無可考證。

        《山海經(jīng)》一書記載古代首領(lǐng)有帝號的不多,而丹朱卻有了帝號,稱作帝丹朱。鄭玄說:“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說明丹朱在漢代人眼里是古代很有德望、聲名很顯赫的人。但《竹書紀年》記載:“ 舜囚堯,復(fù)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可見堯不傳子而讓位于舜似并非堯之本意,而是迫于舜的威力?;蛘f是舜排斥了堯子丹朱而篡奪了堯位,說明堯并非不想傳子,堯子也不一定不肖。這說明當(dāng)堯之時,位傳子還是傳賢,家天下還是公天下,正處于激烈斗爭當(dāng)中。

        19、羲和

         《山海經(jīng)》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泉。”羲和國中有個女子名叫羲和,她生了十個太陽。“太陽之母”這是關(guān)于羲和的傳說之一。羲和又是太陽的趕車夫。《楚辭·離騷》說:“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無迫。”(弭:平息;崦嵫:yānzī牞古代指太陽落山的地方)。詩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趕著馬車,和太陽一起走在歸家的路上。羲和掌握著時間的節(jié)奏,每天由東向西,驅(qū)使著太陽前進。因為有著這樣不同尋常的本領(lǐng),所以在上古時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時歷的人。《尚書·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于是指示羲和,密切注視著時日的循環(huán),測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guī)律,給大家制定出計算時間的歷法。#p#分頁標(biāo)題#e#

        20、許由

         堯舜時代的賢人。帝堯在位的時候,他率領(lǐng)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這一帶后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據(jù)說帝堯曾多次向他請教,后來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隱居起來,再也不愿意與世俗社會交往。帝堯派人找到了他,想請他出任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愿意聽這種話。許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jié)操贏得了后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戰(zhàn)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稱贊說:“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21、巢父

         唐堯時的隱士。是陽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筑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上古時禽獸多而人民少,于是人民就在樹上筑巢居住以避野獸。傳說堯帝以天下讓給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讓給許由,許由亦不肯受。

        22、舜

         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古帝王之一。從《楚辭·天問》的神話看,舜應(yīng)為商代的始祖神,與商代卜辭高祖夔相當(dāng)?!抖Y記·祭法》中商的始祖神改成嚳?!兜巯怠分袊柯暶@赫地一身兼為摯、堯、商、周四族共祖,舜則降成與嚳并立的顓頊世系中的一個裔孫。但在儒、墨兩家學(xué)說里,堯、舜、禹卻成了三代以前道德勛業(yè)最盛的前后禪讓的3個圣王。尤其儒家把他們標(biāo)榜為萬世楷模的典型圣王,堯未能做到的舉用八元、八愷,放逐四兇,及任命禹治水等盛業(yè),都由舜來完成。人們稱他為虞帝,號有虞氏,姓姚。傳說舜從小受父、弟迫害,歷盡磨難。

        后受堯識拔,攝行政務(wù),終至膺受歷數(shù)為天子,最后又南巡而身死,葬于蒼梧之野。自漢以后,傳說他所到之處幾乎遍及華夏各地。舜原是黃河下游東夷部落一個有名的軍事首長。作為商的遠祖,他處的時代與禹相同;作為東方夷族的代表,他和堯都與西方黃帝之后的夏族有過長期的交往。當(dāng)時在黃河中游地區(qū)結(jié)成部落聯(lián)盟,他和堯、禹先后更迭擔(dān)任軍事首長,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堯舜禹“三圣傳授”的時代。通過他們,父系家長制氏族部落聯(lián)盟完成了解體的過程。

        23、娥皇 女英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娥皇封為后,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fā)生戰(zhàn)亂,舜想到那里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fēng),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后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里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后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山海經(jīng)》載:“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出入必以飄風(fēng)暴雨。”晉張華《博物志·史補》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今江南有“斑竹”、“湘妃竹”之說,蓋出于此也。娥皇、女英二妃的美麗動人的形象,歷來成為吸引詩人、畫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我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頌二妃的不朽詩篇。

        24、商均

         傳說中虞舜之子。原名均,舜妃女英所生。舜死后,他受封于虞(今河南虞城北),與商(今河南商丘)是鄰近,因得商均之名。禹繼位前,欲讓位于他,他便避居陽城(今河南太康北);禹踐位后,以國賓待他,和堯子丹朱并重。

        25、象

         舜的異母弟。性傲狠,受封于有庳(今湖南道縣北)。相傳他在父親瞽瞍示意下,多次謀殺舜,未遂。后被舜流放。

        26、皋陶

         東夷族首領(lǐng),偃姓。傳說舜時被任為掌管刑法的官。禹繼位后按禪讓制舉薦皋陶為他的繼承人,“且授政”(即叫他處理政務(wù)),但皋陶先于禹而亡故,未繼位。后來禹又舉薦益為繼承人。春秋時期的英、六等國是皋陶的后人。

        27、鯀

         一稱崇伯鯀。相傳堯?qū)Ⅴ叿庥诔绲兀缰赋缟蕉?。崇山即嵩山,故崇地?dāng)在今河南省登封嵩山附近。這是傳說中夏人活動的地區(qū)之一,很多歷史事件與傳說都和這個地區(qū)有關(guān)。堯時,洪水為害,堯命鯀去治水。鯀用堵塞的辦法,治水失敗,被“殛之于羽山”。

        為您推薦

        歷史的朝代順序 歷史的朝代順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從夏開始,然后是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結(jié)束。2、其中三國是分曹魏、蜀漢、東吳。南朝又分宋、齊、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稱什么 朱熹被尊稱什么

        1、朱熹被后世稱為朱文公,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shè)。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xué)。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統(tǒng)治多少年有兩個說法。第一種是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第二種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國之年仍一直無法確認。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劉禹錫有什么之稱 劉禹錫簡單介紹

        1、劉禹錫被稱詩豪。2、出自唐·白居易《劉白唱和集解》:“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dāng)者?!眲⒂礤a,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朝時期的大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lǐng)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占明朝國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陰妙招 多肉遮陰方法

        1、正南朝向的陽臺是最佳的養(yǎng)肉環(huán)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時候略有光照,對于皮實肥厚的品種來說(不忍看到肉肉曬傷的肉迷還是可以適當(dāng)遮下東西方向的強光),則可不用遮陰,但一定要保持室內(nèi)的通風(fēng)。至于其他朝向的陽臺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