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9 15:22:27作者:智慧百科
秦二世聽信趙高的讒言,冤殺李斯,這就為趙高專權除去了最后一個障礙。不久,秦二世就任命趙高為丞相,自己整天在后宮,大小事務皆由趙高負責處理。此時,劉邦和項羽的農民軍已經開始了對章邯軍的反攻,但秦二世依舊被蒙在鼓里,盡情地在后宮享受人生。
公元前207年,項羽統(tǒng)帥的諸侯聯(lián)軍在巨鹿擊潰了章邯、王離率領的秦軍主力,大將蘇角被殺,王離被俘,章邯被打得潰不成軍,不得不向朝廷上書請求增援。
在章邯軍潰退的同時,項羽軍以銳不可當之勢,沿黃河向關中大舉進發(fā),而劉邦一軍在順利攻破武關后,也由南往北向咸陽挺進,咸陽城危在旦夕。
此時的秦二世還沒有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直到他收到了章邯戰(zhàn)敗向朝廷求援的消息,才如夢方醒。但他無愧于昏君的稱號,接下來他做了兩件事,直接加速了秦朝的滅亡,也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得到章邯戰(zhàn)敗的消息后,秦二世不問緣由不想對策,而是先派使者前去指責章邯無能。章邯十分驚恐,就派部下司馬欣趕回咸陽,一方面向秦二世解釋情況,一方面向朝廷請求增派援軍。但司馬欣到咸陽后,秦二世依舊在后宮,趙高對司馬欣也拒不接見,司馬欣感覺不妙,怕趙高會嫁禍于他,就急忙逃出了咸陽。趙高立即派人追趕,但沒有追上。
司馬欣回到章邯那里后,向章邯報告了自己的遭遇和所見所聞,章邯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外有項羽不斷進攻,內有趙高從中作梗,自己堅持下去也難逃一死,權衡利弊之后,章邯決定率軍向項羽投降。
這次事變,顯然加速了秦朝的滅亡。試想,如果秦二世和趙高能對章邯好言撫慰,增派援軍,項羽和劉邦的行動就會大大受阻,秦朝或許還能多存在幾日。畢竟,章邯手里還有二十萬久經沙場的生力軍。
章邯投降后,項羽和劉邦率領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迅速向前推進,勢力不斷壯大。此時趙高也害怕了,他怕秦二世會降罪于他,就以生病為理由,不和秦二世見面。但秦二世似乎還沒有得到章邯投降的消息,依舊在后宮花天酒地。
有一天,秦二世出去打獵,有人誤入上林苑,秦二世就將其射殺了。趙高聽說此事后,就派他的女婿閻樂假惺惺地向秦二世報告此事,然后他趁機對秦二世說:“天子無故賊殺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當遠避宮以禳之?!贝藭r的秦二世依舊對趙高言聽計從,乖乖地搬到了望夷宮,殊不知,此時的趙高已經有了弒君之心。
秦二世移居后,不斷有人報告咸陽的形勢,秦二世聽后十分震驚,就派人責問趙高。趙高讓秦二世移居偏遠的望夷宮,就是為了方便把他殺掉。秦二世的責難更堅定了趙高的決心,因為從地位上講,秦二世的一句話就足以致趙高于死地,因此趙高決定先下手為強。
趙高找來自己的女婿咸陽令閻樂和弟弟郎中令趙成,說出了自己想殺掉秦二世另立新君的想法:“上不聽諫,今事急,欲歸禍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倍水敿幢硎举澩?/p>
密謀妥當后,他們便立即展開行動。
趙成以郎中令的身份詐稱宮中有賊人闖入,讓身為咸陽令的閻樂發(fā)兵追捕,閻樂率軍直奔望夷宮,將門口的侍衛(wèi)們全部抓了起來,然后質問他們:“賊人入了望夷宮,你們怎么不制止?”侍衛(wèi)小心回答說:“這里到處都有人把守,賊人不可能進來啊。”不由侍衛(wèi)多說,閻樂就下令將他們全部殺死了。
閻樂率軍直入宮內。宮內的太監(jiān)、小吏等,見了這些刀尖滴血的士兵,嚇得抱頭鼠竄,少數(shù)想要抵抗的人都被亂箭射殺,宮中一時間血肉橫飛,慘不忍睹。秦二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勢,嚇得目瞪口呆,癱軟在地。當趙成與閻樂進來時,他才明白是二人作亂,既驚又怒,急忙喊左右護駕,但這些人早已被嚇破了膽,四散而逃了,只剩一個小太監(jiān)還在他身邊。
秦二世慌忙后退,逃到了內室中。突然,他發(fā)瘋似的抓住小太監(jiān),歇斯底里地吼道:“公何不早告我?何至于此!”小太監(jiān)說:“正因為我沒有告訴你,我才活到了今天。否則,早就被殺死了,哪能活到現(xiàn)在。”
說話間閻樂就沖了進來,開口便說道:“你這個無道暴君,搜刮民膏,殘害無辜,天下人人得而誅之,事到如今,你自己看著辦吧!”這是示意秦二世自盡。但秦二世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趙高是這場政變的主謀,竟然問:
“我可以見一見丞相嗎?”“不行!”“那給我一個郡王當可以嗎?”閻樂搖搖頭?!叭f戶侯總行了吧?”閻樂依舊搖頭。胡亥絕望了:“只要能保住性命,做百姓也行!”閻樂不耐煩了,便說:“我奉丞相之命為天下鏟除暴君,無論你怎么說我也不會上報的,你還是快快自裁吧!”
面對兇神惡煞的閻樂,面對全副武裝的士兵,面對一件件血跡未干的兵器,胡亥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到了盡頭,于是拔劍自殺,結束了他可悲、可憐、可恨的一生。
據司馬遷的記載,胡亥死后,閻樂向趙高報告了這一消息。趙高這樣輕而易舉地就殺掉了秦二世,覺得很得意。他拿起秦二世的玉璽,徑直走向龍椅,想嘗嘗做皇帝的滋味,但“左右百官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趙高以為是“天弗與,群臣弗與”,于是就放棄了自己做皇帝的打算。
這段記載,后人杜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從趙高后期的活動來看,他可能在心里想過這個問題,但并不敢付諸行動。因為以當時的形勢,無論誰做皇帝都會死在起義軍的刀下,倒是做奴才活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閻樂劇照
于是,趙高按照之前的商議,召集了皇室成員和王公大臣,將玉璽交給子嬰,立子嬰為新君主。但趙高對子嬰說:“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泵鎸η爻牧α看蟠笙魅醯默F(xiàn)實,子嬰接受了趙高的建議,取消帝號,復稱秦王。
趙高還對子嬰說,要先齋戒,然后在宗廟召見群臣和皇室成員,最后才能正式接受玉璽,加冕為秦王。
對趙高提出的要求,子嬰表示會一一照辦。但他心里明白,趙高這次擁立他和上次擁立胡亥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想扶植一個傀儡,自己獨攬大權。一來子嬰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轍,二來他曾耳聞目睹趙高的種種罪行,早就有了除掉趙高的想法,因此他欣然答應趙高的一系列要求,目的就是為鏟除趙高爭取必要的時間。
子嬰找來自己的兩個兒子,對他們說:“趙高在望夷宮殺害了胡亥,他怕朝臣對他群起而攻之,才沒自己做皇帝而是立了我。我聽說趙高和楚軍已經串通好了,想要將我們秦宗室滅掉。而今趙高讓我齋戒完了就去宗廟,一定是想在宗廟將我宗室全部殺掉。如果我稱病不去,趙高必然會來催我,他要來了,我們一定要趁機殺了他?!?/p>
按照趙高的計劃,五天之后就是子嬰正式登基的日子。但到了那天,子嬰稱病,堅持不去。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趙高便連續(xù)派人來請子嬰到宗廟接受群臣拜見,子嬰堅持不去。幾次三番之后,趙高不耐煩了,就親自去請子嬰。他不知其中有詐,大搖大擺地進了子嬰的住所,語帶指責地說:“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
子嬰本來就是要殺趙高的,看到趙高這種囂張跋扈的態(tài)度,更是怒從中來,二話不說,拔劍直刺趙高。趙高毫無防備,一時嚇得不知所措,被子嬰一劍刺中心窩,當場斃命。
干凈利落地處理掉趙高后,子嬰立即召集王宮大臣,宣布趙高的罪狀,將趙高及其三族誅殺。從子嬰誅殺趙高及其對后續(xù)事務的處理來看,子嬰幾乎沒有遇到多大阻力就順利地將趙高集團剿滅,由此也可以看出趙高的確是壞事做盡,失盡了人心。
著名詩人北島在其名作《回答》中這樣寫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趙高的一生,是卑鄙的一生,也是靠著卑鄙不斷高升的一生,完美地詮釋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這句話。
趙高從一個身份卑微的太監(jiān),通過博得始皇的好感,升為中車府令。而后又不斷討好胡亥,獲得了兩代君王的信任。后來,他又策劃沙丘之謀,把胡亥變成了傀儡,“挾天子以令大臣”,先后害死扶蘇、蒙恬、李斯等有可能使秦朝轉變發(fā)展模式的肱骨之臣,徹底敗壞了秦朝政治,把秦國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子嬰雖然殺掉了趙高,但產生趙高的土壤他沒有也不可能鏟除。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在看了趙高的所作所為之后,寫下了一篇感慨之言,大意是說:“小人對國家的危害,比敵國和內部叛民對國家的危害要大得多,而且小人是很難防范的,因此歷代小人輩出?!彼m然認識到了趙高這類小人的巨大危害,但把小人輩出的原因歸結為君子難防小人,就顯得缺乏說服力了。
事實上,趙高是集權專制的政治模式導致的必然結果,因此,秦朝的趙高倒下了,歷朝歷代都有趙高站起來。只要專制制度在,就容易滋生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的統(tǒng)治者,就容易產生善于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小人。而且,后來的歷史發(fā)展也證明,這兩者都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在趙高及其同黨的禍害之下,秦國早已病入膏肓,子嬰雖然殺死了趙高,但面對遍地的起義烽火,任誰也無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