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0 17:22:37作者:智慧百科
據(jù)說曹操曾做過一個夢,見到三匹馬在一個槽里吃草,生性多疑的曹操把這個夢解釋為“三馬吃一槽(曹)”,對司馬懿父子三人戒心陡增,于是對太子曹丕說司馬懿很有才干,難以居于人下,將來一定會破壞曹家的事業(yè)。”曹丕與司馬懿交往甚密,哪里會擔(dān)心司馬懿父子篡奪曹家的政權(quán)?所以把曹操的話當(dāng)成了耳旁風(fēng)。
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就征辟司馬懿做了丞相府文學(xué) 掾,但后來始終沒有重用他。曹丕稱帝后,司馬懿的職位漸漸重要起來,曹丕臨死,下詔司馬懿與曹真共同輔政。他的兒子曹窨即位后, 讓曹真駐守關(guān)中,司馬懿駐守南陽。曹真死后,司馬懿獨掌軍權(quán),主 持對蜀作戰(zhàn),勢力逐漸強大。曹睿死后,年方8歲的曹芳即位,宗室曹爽削奪司馬懿的權(quán)力,獨掌朝政。
司馬懿自稱年老,臥病在家,暗中積蓄力量,豢養(yǎng)死士。正始十年(249年)曹芳出謁明帝的陵墓高平陵(洛陽南90里),曹爽兄弟隨行。司馬懿突然發(fā)動政變,控制洛陽城,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奪回了軍政大權(quán)。司馬懿死后,他的兒子司馬師掌權(quán),廢掉曹芳,立年僅14歲的曹髦為帝,繼續(xù)剪除曹氏勢力。
正元二年(255年),司馬師病死,他的弟弟司馬昭繼任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掌握朝廷大權(quán)。
甘露二年(257年),魏國鎮(zhèn)東大將軍諸葛誕殺揚州刺史,起兵反對司馬昭。司馬昭率軍20萬東征。
諸葛誕自知不敵,乃向?qū)O吳稱臣,送兒子為人質(zhì)請求救援。孫吳派將軍全懌、全端等率兵3萬前往救援。
結(jié)果全懌、全端等受司馬昭離間,棄諸葛誕,出城投降。第二年,壽春被攻陷,諸葛誕被殺,株及三族。
從此,司馬昭更加橫行無忌,自封為晉公,加九錫(即九種禮器,是天 子賜給諸侯、大臣有殊勛者的九種器用之物,為最高禮遇的表示,包 括車馬、衣服、弓矢等),后來又自稱相國。
景元元年(260年),已經(jīng)成年的魏帝曹髦見自己的親信被司馬氏或殺、或貶,權(quán)威日漸削弱,感到十分憤恨。售髦實在無法忍受任人宰割的屈辱生活了,五月七日這天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jīng)、散騎常 侍王業(yè),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今天要與你們一起討伐他。”
王經(jīng)勸他說司馬氏掌握大權(quán)已經(jīng)很久了,朝廷內(nèi)外都為他效命,他們不行為臣之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F(xiàn)在宮中宿衛(wèi)空缺,武 器盔甲既少又差,陛下憑借什么去討伐他?您這樣做后果可不堪設(shè)想啊,還是等待時機再說吧。”年輕氣盛的小皇帝根本聽不進去,他從懷里拿出黃絹詔書扔在地上說我已經(jīng)決定這樣做了!即使死了也 不怕,何況不一定會死。”說完便進內(nèi)宮稟告太后。王沈、王業(yè)怕日后 連累自己,跑去報告司馬昭,王經(jīng)不肯與他們同行,也不想在這里等死,于是自己逃跑了。
曹髦走出內(nèi)宮,拔劍登上輦車,率領(lǐng)宮中宿衛(wèi)、僮仆等人,呼叫著 沖了出去。中護軍賈充率兵士趕往宮中,在南殿下包圍了曹髦。曹髦親自揮劍拼殺,賈充的部下不敢還手。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這 事該怎么辦呢?”賈充說:“司馬公平常善待你們,正是為了今天,還有什么可問的! ”成濟立即持戈上前,將曹髦殺死在輦車之下。
司馬昭裝作吃驚的樣子,馬上召集群臣一起討論此事。尚書左 仆射陳泰不肯前往,家人苦苦相逼,才來到朝堂上。陳泰悲慟欲絕, 司馬昭也陪著擠出幾滴眼淚,說你替我出出主意,這事可怎么辦 呢?”陳泰說殺掉賈充,向天下人謝罪。”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司馬昭豈肯殺他,他讓陳泰再想其他的辦法,但陳泰堅持要殺賈充。司馬昭怎么都不肯表態(tài)。
事后,司馬昭借太后的名義,列舉了曹髦的許多罪狀,把他貶為庶人,以平民的喪禮安葬了他,想這樣把事情掩飾過去。不過人們還是議論紛紛,談?wù)撍抉R昭為什么不懲辦兇手,司馬昭怕引起眾怒,于 是把殺害皇帝的罪責(zé)全推到了成濟身上,給他定了個大逆不道的罪名,把他滿門抄斬。
曹髦被殺以后,司馬昭立曹奐做了皇帝,曹魏政權(quán)完全被司馬氏 控制。司馬昭發(fā)兵滅蜀后,沒來得及做皇帝就病死了。公元265年, 他的兒子司馬炎廢掉曹奐,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西晉政權(quán)。
曹魏后期,隨著統(tǒng)治集團腐朽、官僚群體內(nèi)部矛盾激化,世家大族勢力逐步增長。正始十年(249年),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世家大族出身的司馬懿發(fā)動政變,掌握了曹魏的實權(quán)。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繼續(xù)攝政,逐漸消滅了曹氏勢力。
當(dāng)時曹魏占據(jù)北方廣大地區(qū),經(jīng)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強大。蜀漢偏居一隅,經(jīng)濟軍事力量較弱。孫吳保守江東,后期皇室內(nèi)爭,國勢衰微。南北抗衡的基礎(chǔ)逐漸消失,北方統(tǒng)一南方的條件日趨成熟。
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分兵伐蜀,鄧艾越險而進,直趨成都,蜀主劉禪投降,蜀漢歷2帝共43年,至此滅亡。咸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廢魏帝自立,國號晉,仍都于洛陽,曹魏歷5帝46年,為晉所取代。咸寧六年(280年),西晉大軍進逼吳都,吳主孫皓投降,東吳歷4帝59年,至此滅亡,地歸于晉。東漢末年以來延續(xù)了90 年的分裂割據(jù)局面至此結(jié)束,中國重新走向了統(tǒng)一。
下一節(jié):賈南風(fēng)當(dāng)上皇后干預(yù)政事
返回章節(jié)首頁>>>三國兩晉南北朝 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