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1 20:22:29作者:智慧百科
詩仙李白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呢?詩仙李白生平經(jīng)歷了哪些事件?李白是怎樣的一位詩人,歷史評價怎么樣?李白是怎么死的?一起來了解一下詩仙李白吧!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越女詞》、《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生平經(jīng)歷介紹: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rèn)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ê蟊苄谥M改為昌明)為其故鄉(xiāng)。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jù)《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李白五歲。發(fā)蒙讀書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長史書》云:“五歲誦六甲?!绷祝拼男W(xué)識字課本,長史,州之次官。開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并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干謁活動。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shù),喜任俠。是年岑參生。
開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內(nèi))讀書。往來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nèi))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機(jī)獻(xiàn)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遠(yuǎn)勝漢朝,并在結(jié)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dāng)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進(jìn)長安后結(jié)識了衛(wèi)尉張卿,并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xiàn)了詩,最后兩句說“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wèi)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愿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jié)識了賀知章。李白去紫極宮,在那里遇見了賀知章,立刻上前拜見,并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
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fēng)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三年后,李白發(fā)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長安。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jìn)宮。李白進(jìn)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
玄宗問到一些當(dāng)世事務(wù),李白憑半生飽學(xué)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wù)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游,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jì)實(shí)。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后世,以盛況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chǎn)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huán)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diào)》。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jié)“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于玄宗,玄宗疏之。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避居廬山,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jì)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時,永王李璘出師東巡,李白應(yīng)邀入幕。他認(rèn)為天下亂局已定,此時大唐的情形十分類似于東晉永嘉南渡,正是割據(jù)江南的大好時機(jī)。因此力勸永王直取會稽,并在永王發(fā)動叛亂之后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南風(fēng)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等語,自比謝安,慫恿李璘割據(jù)稱帝意圖昭然。
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jiān)牢中解救出來,并讓他參加了幕府。至德元年(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五月,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復(fù)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祿山率部攻破漁關(guān),生擒哥舒翰。李白五十六歲。歲初,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春在當(dāng)涂。
旋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dāng)涂返宣城,避難會稽(今浙江紹興市)。至漂陽(今江蘇省灤陽縣),與張旭相遇。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fēng)疊隱居,永王數(shù)次下達(dá)聘書,幾經(jīng)猶豫,終于決定下山入其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并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并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是最終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永王兵敗丹陽,李白自丹陽南逃。旋被搏入尋陽獄中。妻宗氏為救其四處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渙與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極力救之,乃獲釋。宋若思辟白為軍幕參謀,以掌軍中文書事務(wù)。并隨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九月,病臥宿松(今安徽省宿松縣)。曾兩次贈詩宰相張鎬求救。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是年杜甫四十六歲,四月,從賊營逃出,謁肅宗于風(fēng)翔,授右拾遺。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反。五月,肅宗罷張鎬宰相,出為荊州大都督長史。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李白五十八歲。李白自尋陽出發(fā),開始長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經(jīng)西塞驛(今武昌縣東),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峽。是年杜甫四十七歲,為華州司功參軍。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guān)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guī)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jīng)過長期的輾轉(zhuǎn)流離,終于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fā)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dāng)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當(dāng)?shù)刈鎏?,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yīng)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于洞庭之上,發(fā)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會稽舊游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于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
李白是怎么死的?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鎮(zhèn)江。在鎮(zhèn)江,他的生活相當(dāng)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dāng)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關(guān)于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傮w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qū)<覍W(xué)者的考證之說。說當(dāng)李光弼東鎮(zhèn)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當(dāng)涂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
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dāng)涂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因?yàn)槔畎琢鞣乓估桑唇褓F州一帶),遇赦得還后不久,就結(jié)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shí)。
李白歷史評價怎么樣?
杜甫:“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保ā都睦钍锥崱罚┒鸥Γ骸扒逍骡组_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辛棄疾:“當(dāng)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保ā稇浝畎住罚┒鸥Γ骸袄畎锥肪圃姲倨L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保ā讹嬛邪讼筛琛罚?/p>
賀知章:“謫仙”(《本事詩》)。魏顥:“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許多文人都對李白有著很高的評價。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fēng)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保ā墩{(diào)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睏钌郑豪钐诪楣沤裨娛?。(《周受庵詩選序》)嚴(yán)羽:李、杜二公,正不當(dāng)優(yōu)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遠(yuǎn)別離》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zhǔn),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滄浪詩話》)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biāo)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fēng)韻殊不逮也。(《藝苑卮言》)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xué)優(yōu)才贍,故其詩兼?zhèn)浔婓w,而植綱常系風(fēng)化為多,三百篇以后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高棅: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詞咸善?;蛑^其始以《蜀道難》一篇見賞于知音,為明主所愛重,此豈淺材者徼幸際其時而馳騁哉!不然也。白之所蘊(yùn),非止是。今觀其《遠(yuǎn)別離》、《長相思》、《烏棲曲》、《鳴皋歌》、《梁園吟》、《天姥吟》、《廬山謠》等作,長篇短韻,驅(qū)駕氣勢,殆與南山秋氣并高可也。雖少陵猶有讓焉,余子瑣瑣矣。(《唐詩品匯》)
呂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詩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圖序》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zhí)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余光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p>
以上關(guān)于李白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就介紹到這里,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請查看相關(guān)標(biāo)簽和專題!